江蘇農民工職業安全衛生問題初探
作者:夏天南
評論: 更新日期:2011年12月09日
???? 摘要:農民工為經濟社會發展奉獻了青春和汗水,卻遭受著來自職業生產事故和種種職業病的嚴重危害。《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對保障農民工職業安全衛生權益等提出了明確要求。本文通過對江蘇省農民工職業安全衛生狀況的調查,提出了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剖析了職業危害的原因,并針對貫徹落實《意見》,提出保障農民工職業安全健康的措施建議。?
????關鍵詞:農民工?職業危害?監督檢查
??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城鎮和鄉鎮企業就業。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這就是被稱為農民工的新型勞動大軍。
????2004年5月18日,新華通訊社《國內動態清樣》第1507期的頭條刊登了一篇報道,在江蘇昆山臺資企業打工的農民工“17歲女工趙姍姍三氯乙烯中毒致病身亡”,胡錦濤總書記作了批示,提出了“要舉一反三,重視職工勞動保護,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三資企業也不能例外”。江蘇《新華日報》2004年10月29日報道,南通征兵工作開展后,適齡青年農民工從全國各地趕回家鄉參加征兵體檢,結果竟有一半人因職業病傷害而體檢不過關。
????一、江蘇農民工基本情況
據江蘇省有關部門2005年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全省農民工的人數已經突破了1000萬人,大多集中在制造業發達的蘇南地區。以南京、無錫、蘇州為例,三個城市的外來人口每年都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其中蘇州市每年增加農民工近80萬人,總量已達到340萬人。蘇州吳江市盛澤鎮的恒力集團有員工7200多人,其中外來農民工有6000多人。無錫現有戶籍人口450萬人,從1995到2005年十年間,農民工總數由36萬人實際增加到約215萬人,與戶籍人口之比為1:2。外來農民工的就業領域,從過去集中在紡織服裝、建筑等行業,擴展到輕工、機械、電子和第三產業。據不完全統計,有近60%在工礦企業工作,13%從事建筑業,8%從事餐飲服務業,11%從事個體工商,8%從事農業和其他職業。目前,南通市有農民工134萬多人,大多數戶籍在農村,從事非農產業。其中,亦工亦農47萬多人;鄉鎮企業本地農民工51萬多人,外來農民工17萬多人;大中型工礦商貿企業本地農民工14萬多人,外來農民工2萬多人。
(一)農民工在個體、私營經濟就業的比重居首位
江蘇進城農民工在私營、個體經濟就業的占73.33%;在城鎮單位的工作的占14.23%,其中多數是在港澳臺資、外資、股份制等非公有經濟單位就業;在鄉鎮企業就業的占4.11%。
就 業 者 身 份 | 合 計 % | 男?? % | 女?% |
合???? 計 | 100.00 | 100.00 | 100.00 |
城鎮單位從業人員 | 14.23 | 13.33 | 15.33 |
鄉鎮企業從業人員 | 4.11 | 4.19 | 4.01 |
農林牧漁勞動者 | 5.27 | 3.81 | 7.08 |
私營、個體雇員 | 44.78 | 43.24 | 46.70 |
私營、個體雇主 | 9.27 | 11.43 | 6.60 |
自營勞動者 | 19.28 | 20.57 | 17.69 |
其他 | 3.06 | 3.43 | 2.59 |
?
(二)制造業和第三產業容納較多的農民工
近年來,大量的外商來江蘇投資、興辦企業,這些投資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的制造業,相應地形成了大量的工作崗位,為進城農民就業提供了較大的空間。
?
產????? 業 | 小計 % | 男?% | 女?% |
合計 | 100.00 | 100.00 | 100.00 |
第一產業 | ?7.06 | ?6.10 | ?8.25 |
第二產業 | 45.52 | 47.24 | 43.40 |
其中:制造業 | 35.72 | 33.33 | 38.68 |
建筑業 | ?7.80 | 11.62 | ?3.07 |
第三產業 | 47.42 | 46.67 | 48.35 |
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4.53 | ?7.24 | ?1.18 |
批發和零售業 | 15.91 | 15.62 | 16.27 |
住宿和餐飲業 | ?6.11 | ?5.33 | ?7.08 |
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 | 13.38 | 11.24 | 16.04 |
?
二、江蘇農民工職業安全衛生概況
江蘇有工業企業法人單位201680個,就業人員1046.86萬人,工業個體經營戶307092戶,就業人員174.14萬人;建筑業企業法人單位12338個,就業人員330.35萬人,建筑業個體經營戶42355戶,就業人員33.93萬人。全省有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3.5萬家,煤礦34家,非煤礦山3000個,煙花爆竹從業單位近3萬家。2006年1-8月,江蘇發生工礦商貿企業事故206起,死亡252人,其中建筑業事故52起,死亡63人。據有關資料,工礦商貿企業死亡事故中,近80%是農民工,建筑業死亡事故中,90%左右是農民工。血的教訓表明,農民工的職業安全衛生狀況,直接制約著江蘇高危行業安全狀況的改善和安全形勢的穩定好轉,是江蘇安全生產必須著力解決的深層次問題之一。
(一)部分企業主見利忘義
農民工大多文化水平不高,自我保護意識比較淡薄,只要能掙錢,很少計較勞動環境和勞動保護措施,而一些企業主見利忘義,為減少成本,不給農民工提供基本的勞動保護措施,甚至沒有培訓就上崗工作,農民工沒有掌握最起碼的安全知識和技能,屢屢發生的重大安全事故使人既痛心又震驚。2006年3月11日,江蘇江都市勝利橋拆橋過程中坍塌,造成4人死亡,4人都是農民工。據事故調查組認定,這是一起因違法施工、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在拆除舊橋過程中改變了橋梁原來的受力狀況,從而導致橋體整體坍塌的重大責任事故。江都市航道站負責勝利橋拆除工程,航道站與鹽城市江洋公司簽訂《通揚線勝利橋拆除工程協議書》,合同金額45萬元。2月26日,江洋公司與鹽城市鞍湖打撈隊簽訂《危橋拆除合同書》,將勝利橋轉包給鞍湖打撈隊拆除。3月3日,鞍湖打撈隊與安徽省舒城縣五顯鎮合義村西灣組韋良余簽訂《舊橋拆除承包合同》,將勝利橋橋面及欄桿工程轉包給韋良余,合同金額3萬元。經查實,該危橋拆除工程共轉了三道手,且江洋公司、鞍湖打撈隊、韋良余均沒有相應施工資質,鞍湖打撈隊也沒有工商執照。該拆除工程具體實施中未進行招投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