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為了防治機動車排氣污染,保護和改善大氣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及其監督管理工作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機動車,是指以動力裝置驅動或者牽引,上道路行駛的供人員乘用或者用于運送物品以及進行工程專項作業的輪式車輛。以電能驅動的機動車和鐵路機車、農用拖拉機除外。
本條例所稱機動車排氣污染,是指由排氣管、曲軸箱和燃油系統向大氣排放和蒸發各種污染物所造成的污染。
第三條 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應當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領導,將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工作納入本行政區域環境保護規劃、交通規劃和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采取防治機動車排氣污染的措施,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保護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協調機制,協調處理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督促有關主管部門做好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監督管理工作。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交通運輸、質量技術監督、發展改革、能源、價格、工商、商務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的有關工作。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新聞媒體應當加強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工作的宣傳。
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投訴和舉報電話。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機動車持續排放黑煙等可視污染物和排氣污染超標行為,有權投訴和舉報。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依法對投訴和舉報予以處理和答復。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可以聘任社會監督員,協助開展對機動車排氣污染環境行為的監督。
第二章 預防與控制
第八條 機動車排氣污染物排放執行國家規定的機動車排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需要,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對本省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城市制定嚴于國家規定的現階段機動車排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并報經國務院批準。
本省執行的機動車排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應當向社會公告后實施。
第九條機動車制造企業應當將機動車排氣污染指標納入產品質量管理,保證機動車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并在產品說明書中標明機動車排氣污染所達到的排放標準。
第十條 機動車銷售企業應當依法銷售符合規定排放標準的機動車,所銷售的機動車應當附有制造企業提供的排氣污染物檢測報告。
機動車銷售企業銷售本省以外制造的機動車,應當將所銷售的每種車型的污染物排放技術指標、排氣污染物檢測報告報送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一條 鼓勵清潔能源機動車的開發、生產、銷售和使用。
鼓勵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先進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禁止制造、銷售或者進口排氣污染物超過國家規定排放標準的機動車。
第十二條對未達到本省執行的機動車排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新購機動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不得辦理機動車注冊登記。
對未達到本省執行的機動車排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在省外登記的機動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不得辦理機動車轉移登記。
第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優先發展公共交通事業,鼓勵和支持城市公共客運企業優先選用清潔能源機動車,限期對排氣污染物超過規定排放標準的城市公共客運車輛實行更新淘汰。
第十四條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行政區域大氣環境質量狀況和機動車排氣污染程度,劃定機動車限制行駛的區域、時段和車型,并設置限行標志。
采取前款規定的交通限制措施,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應當公開征求公眾的意見,組織聽證,并在實施之日起三十日之前向社會公告。
第十五條 禁止生產、銷售不符合規定質量標準的機動車燃料。
機動車燃料銷售企業應當執行本省確定的國家階段性機動車燃料質量標準,并在銷售場所顯著位置公示機動車燃料的質量標準。
第十六條新建加油站及新登記油罐車應當按照國家標準配套安裝油氣回收系統;已建加油站及在用油罐車應當在國家標準規定的期限內完成油氣回收綜合治理設施安裝。
第十七條道路客運和貨運企業應當配備符合排放標準的機動車,采取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措施,減少排氣污染。在用車輛不符合排放標準的,應當按照要求進行維修治理或者更新。
企業應當對自備在場(廠)區內進行專業作業的機動車采取排氣污染防治措施,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將此類機動車污染物達標排放納入企業環境行為管理。
第十八條 機動車所有人或者駕駛人應當定期保養和及時維修機動車,保證機動車排氣符合規定的排放標準。
機動車所有人或者駕駛人應當保證機動車排氣污染控制裝置的正常使用,不得拆除或者擅自改裝。
第三章 檢驗與治理
第十九條 實行機動車環保檢驗制度。機動車環保檢驗周期應當與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周期一致。
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省質量技術監督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選擇適合本省實際的機動車排氣污染檢驗方法,確定相應的排放限值,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后公布實施。
第二十條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合理布局、方便群眾的原則,確定全省機動車環保檢驗機構的數量和布局,并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
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全省機動車環保檢驗機構的數量和布局,落實本市機動車環保檢驗機構的數量和布局。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采取措施,引導和鼓勵建設能夠同時承擔機動車環保檢驗、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和機動車綜合性能檢測的社會化機動車檢驗檢測機構。
第二十一條 承擔機動車環保檢驗的機構應當依法取得省人民政府質量技術監督主管部門的計量認證,具有法人資格。
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告機動車環保檢驗機構名錄。
第二十二條 機動車環保檢驗機構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公開檢驗資格、檢驗制度、檢驗程序、檢驗方法、污染物排放限值、收費標準、監督投訴電話;
(二)按照規定的檢驗方法、技術規范進行檢驗,出具真實、準確的檢驗報告;
(三)按照規定向所在地的縣(市、區)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報送機動車環保檢驗數據;
(四)執行省人民政府價格、財政主管部門核定的機動車排氣污染檢驗收費標準;
江西省氣象災害防御重點單位氣象安全…
江西省雷電災害防御辦法[2023年修訂]
江西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
江西省安全生產條例【2023年修訂】
江西省特種設備安全條例
江西省交通建設工程質量與安全生產監…
江西省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條例
江西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
江西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
江西省消防條例
江西省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
江西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
江西省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
江西省非煤礦礦山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
江西省非煤礦礦山企業班組長安全培訓…
宜春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