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故特征
1.1 危險性分析
本公司生產經營的危險化學品有:甲醇、甲醛、甲縮醛。
①甲醇
??? 物化性質:無色澄清液體,有刺激性氣味。相對密度(水=1)0.79,對密度(空氣=1)
??? 危險特性: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接觸發生化學反應或引起燃燒。在火場中,受熱的容器有爆炸危險。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
??? 毒性: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對視神經和視網膜有特殊選擇作用,引起病變;可致代射性酸中毒。急性中毒:短時大量吸入出現輕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癥狀(口服有胃腸道刺激癥狀);經一段時間潛伏期后出現頭痛、頭暈、乏力、眩暈、酒醉感、意識朦朧,甚至昏迷。視神經及視網膜病變,可有視物模糊、復視等,重者失明。代謝性酸中毒時出現二氧化碳結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慢性影響:神經衰弱綜合征,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粘膜刺激,視力減退等。皮膚出現脫脂、皮炎等。
② 甲醛(37%)
?? 物化性質:無色,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氣體,商品為其水溶液。
?? 危險特性: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接觸發生化學反應或引起燃燒。在火場中,受熱的容器有爆炸危險。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
? ??毒性:本品對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膚有強烈刺激性。接觸其蒸氣,引起結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氣管炎;重者發生喉痙攣、聲門水腫和肺炎等。肺水腫較少見。對皮膚有原發性刺激和致敏作用,可致皮炎;濃溶液可引起皮膚凝固性壞死。口服灼傷口腔和消化道,可發生胃腸道穿孔,休克,腎和肝臟損害。慢性影響:長期接觸低濃度甲醛可有輕度眼、鼻、咽喉刺激癥狀,皮膚干燥、皸裂、甲軟化等。
?③甲縮醛
??? 物化性質:無色澄清液體,具有刺激性氣體。
??? 危險特性:本品高度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接觸發生化學反應或引起燃燒。在火場中,受熱的容器有爆炸危險。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
??? 毒性:本品對粘膜有刺激性,有麻醉作用。 吸入蒸氣可引起鼻和喉刺激;高濃度吸入? 出現頭暈等。對眼有損害,損害可持續數天。長期皮膚接觸可致皮膚干燥。
? ??1.2 事故發生的區域、地點或裝置
發生危險化學品甲醇、甲醛、甲縮醛(以下簡稱危險化學品)中毒窒息的區域、地點或裝置見下表:
危化品名稱 | 事故發生的區域、地點 | 事故發生的裝置 |
甲醇 | 罐區、生產車間、化驗室 | 儲罐、蒸發器 |
甲醛 | 罐區、生產車間、化驗室 | 儲罐、氧化器、反應塔 |
甲縮醛 | 罐區、生產車間 | 儲罐、反應塔 |
?? 1.3事故發生的可能時間、事故的危害嚴重程度及其影響范圍
?? 事故發生的可能時間、事故的危害嚴重程度及其影響范圍見下表:
危化品名稱 | ?可能時間 | 危害程度 | 影響范圍 |
甲醇 | 裝卸車、車間巡檢、化驗 | 人員中毒、窒息 | 生產現場 |
甲醛 | 裝卸車、車間巡檢、化驗 | 人員中毒、窒息 | 生產現場 |
甲縮醛 | 裝卸車 | 人員中毒 | 生產現場 |
?? ?1.4 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
危險化學品發生泄漏的前兆是現場可以聞到刺激性氣味,或通過可燃氣體探測儀、有毒氣體探測儀檢測到危化學品氣體濃度超標,這時說明危險化學品已經有微小泄漏了。
生產、搶修工作中未佩戴合適的勞保用品;
??? 生產車間和化驗室通風不良;
??? 設備、儲罐、管道等發生泄漏;
??? 進入密閉空間內,未對空氣進行采樣分析。
?? ?2 應急組織和職責
??? 2.1 應急組織機構
??? 本現場處置方案的應急自救組織機構設置如下:
成立現場應急小組,由車間負責人和各生產小組組長所組成。其中,車間負責人為現場應急小組組長。
組長:車間主任
副組長:當班班長
成 員:車間操作工、裝卸工、化驗員、機修工、電工
?? ?2.2 工作職責
??? 2.2.1應急小組成員職責
??? 1)在發生事故時及時通知應急小組組長;
??? 2)采取應急處置措施,及時控制住當前局勢,防止繼續惡化;
??? 3)若中毒窒息者,傷情比較嚴重,應立即撥打120急救車,送醫院搶救;
??? 4)疏散無關人員撤離現場。
??? 2.2.2應急小組組長職責
??? 1)接到報告時,及時組織應急小組成員;
??? 2)指揮應急小組成員有條不紊的采取處置措施,控制局勢;
??? 3)查找中毒窒息泄露源,及時排除;
??? 4)若中毒窒息情況有進一步蔓延的趨勢,立即組織疏散車間員工到指定地點;
??? 5)設置現場警戒線,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現場;
??? 6)及時將情況上報應急指揮部,接受并執行應急指揮部的指令。
? ??3 應急處置
??? 3.1 事故應急處置程序
??? 應急處置程序如下:
?
?
?
?
?
?
?
?
?
?

??? 3.2 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 ?3.2.1中毒處置措施
??? 1)取用周圍防毒面具,如在室內應打開所有通風設施,迅速將中毒患者移至空氣新鮮處,松解衣扣和腰帶,摘下假牙(如有)和清除口腔異物,維護呼吸道通暢,注意保暖。
??? 2)在搬運過程中要沉著、冷靜,不要強拖硬拉,防止造成骨折;如果已有骨折或外傷,則要注意包扎和固定。
??? 3)污染的衣著要立即脫掉,皮膚污染時,要及早用清水或解毒液(根據毒物性質選擇中和解毒的溶液)沖洗,應注意頭發、手足、指甲及皮膚皺褶處徹底沖洗。
??? 4)在急救藥箱取用適當的急救藥品就地進行搶救。
??? 5)化學物質進入眼內,立即翻開上下眼瞼,用大量的自來水等清潔水或生理鹽水沖洗污染眼,至少15分鐘。沖洗時應將眼瞼翻開,用緩緩流水把眼結膜囊內的化學物質全部沖洗掉,沖洗時要轉動眼球。洗后立即將患者送醫院進行檢查和進一步處理。
??? 6)如果誤服,應讓患者靜臥,如患者意識不清,驚厥或昏迷,應禁止經口給予任何物質,如發生嘔吐,則應使其取側臥位,防止嘔吐物吸入氣管。清醒者用水充分嗽口,催吐。催吐前先給患者飲水500~600ml(空胃不易引起嘔吐),然后用手指、棉棒或其它鈍物刺激舌根部,即可反射性引起嘔吐。反復幾次,直到嘔出物純系飲入的清水為止。
??? 7)急送醫院就醫。
??? 3.2.2窒息處置措施
??? 人員急救是指現場工作人員意外受到有毒化學物質傷害時所采取的自救或互救的簡要處理方法。現場及時準確處理對急性中毒窒息者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簡單有效的措施常能使死者復活、重危者減輕傷害的程度,爭取時間為進一步治療創造條件。
?? (1)基本原則
??? 充分重視個體防護,盡快把中毒者從中毒窒息現場搶救出來,既要搶救別人,又要顧及自己,個人防護特別重要。
?? (2)搶救方法
??? 1)心臟復蘇
??? 如果摸不到傷員的脈搏,說明心跳已經停止,須立即進行心前區叩擊術或胸外心臟擠壓術,使傷員恢復心跳。
?? (1)心前區叩擊術:發現心臟停止跳動后,立即用拳頭叩擊心前區(拳頭力量不要太猛),可連續叩擊3-5次,然后觀察心臟是否起搏,若心臟恢復則表示成功,心跳不恢復應改為胸外心臟擠壓術。
?? (2)胸外心臟擠壓術:使傷員仰臥于硬板上或地上,以保證擠壓效果。搶救者跪跨在傷員的腰側。搶救者以一手掌根部按于病人胸骨下1/2處,中指指尖對準其頸部凹陷的下緣,當胸放一手掌。另一手壓在該手背上,肘關節伸直。依靠體重和臂肩部肌肉的力量,垂直用力,向脊柱方向壓迫胸骨下段,使胸骨下段與其相連的肋骨下陷3~4cm,間接壓迫心臟使心臟內血液搏出。擠壓后突然放松,依靠胸骨的彈性,使胸骨復位。此時心臟舒張,大靜脈的血液回流到心臟。按照上述步驟,連續操作,每分鐘按壓60~80次。在擠壓的同時,要隨時觀察傷員的情況。如果能摸到頸動脈和股動脈等搏動,而且瞳孔逐漸縮小,面有紅潤,說明心臟擠壓已有效,即可停止。
??? 2)人工呼吸
??? 當呼吸停止、心臟仍然跳動或剛停止跳動時,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但注意,如果是毒氣造成的窒息不能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以防施救者中毒,可用單向閥小型呼吸器。
?? (1)口對口人工呼吸法:讓傷員仰面平躺,把頭側向一邊,使嘴張開,清除口腔中的假牙、泥土、血塊、嘔吐物等異物,拉出舌頭,使呼吸道暢通。解開衣領,松褲帶,松開緊身衣服。用一只手緊捏病人的鼻子(避免漏氣),并將手掌外緣壓在其額部,另一只手托在傷員頸后,將頭部充分后仰,鼻孔朝天。搶救者深吸一口氣,然后貼緊傷員的嘴,用力將氣吹入,同時觀察傷員胸部是否擴張隆起,以確定吹氣是否有效和適度。吹氣完畢后,迅速移開緊貼的嘴,放松捏鼻子得手,讓傷員的胸廓自行彈回,呼出空氣。此時,應注意傷員胸部復原情況。傾聽呼吸聲,觀察有無呼吸梗阻。如此反復進行,每分鐘吹氣16~18次。直到傷員自主呼吸正常。
?? (2)口對鼻吹氣法:如果傷員崖關禁閉不能敲開或口腔嚴重受傷時,可采用口對鼻吹氣法,用一只手閉住傷員的嘴,搶救者深吸一口氣,然后貼緊傷員的鼻孔,用力將氣從鼻孔吹入,其他步驟與口對口人工呼吸法相同。
??? 3)心肺復蘇
??? 當心跳和呼吸都停止的情況下,應同時進行心臟復蘇和人工呼吸。如果現場有2人操作,則一人做心臟復蘇,一人做人工呼吸,一般每吹氣一次,擠壓胸骨3~4次;如果現場只一人搶救,則2種方法應交替進行,每吹氣2~3次,就擠壓心臟10~15次。???
??? 3.3 報告事項
?? ?3.3.1報警電話及聯系方式
??? 報警電話及聯系方式見附件7。
??? 3.3.2報告內容
??? 1)中毒窒息發生的地點和時間;
??? 2)中毒窒息的原因,中毒窒息人數;
??? 3)采取的措施和事故發展趨勢;
??? 4)報告人及電話。
?? ?4注意事項
??? ①搞清楚中毒物的種類和性質。
??? ②進入中毒場所實施人員搶救時,搶救人員必須配備合適的個人防護器具。
??? ③進入中毒場所時,嚴禁單獨行動,要有監護人。盡量向上風位方向搬運傷員。
??? ④迅速將中毒者移到空氣清新處,松解衣扣和腰帶,清除口腔異物,維護呼吸暢通。污染的衣物要立刻脫掉,皮膚污染時要及早用清水或解毒液沖洗。化學毒物濺入眼內,盡快除去化學毒物是最迫切、最有效的急救措施,立即提起眼簾,用大量的自來水或生理鹽水反復沖洗至少15分鐘。
??? ⑤ 細心檢查,抓住重點。把中毒者從現場搶救出來后立即進行一次檢查,檢查順序是:神志清晰,脈搏、心跳是否存在,呼吸是否停止,有無出血和骨折。
??? ⑥進行心肺復蘇施救者,應經過專業訓練。
⑦在火災爆炸危險區域報警時要使用防爆電話,或避開火災爆炸危險區域才進行報警。
5附件
附件1—廠區總平面布置圖
附件2--廠區周圍環境及道路交通示意圖
附件3--應急疏散示意圖
附件4--罐區布置圖
附件5--應急救援器材一覽表
附件6--消防器材一覽表
附件7--應急救援組織機構人員組成及通訊聯絡電話
?
?
附件1?????????????? 廠區平面示意圖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2?????????? 廠區周圍環境及道路交通示意圖

?
?
?
?
?
?
附件3?????????????? 應急疏散平面圖

?
?
?
?
?
附件4????????????????? 罐區布置圖
?
?
?
?
?
?
?
?
附件5????????????????? 應急救援器材一覽表
序號 | 設施名稱 | 型號規格 | 單位 | 數量 |
1 | 化學防護服 | 套 | 2 | |
2 | 消防戰斗服 | 套 | 6 | |
3 | 消防手套 | 雙 | 6 | |
4 | 消防靴 | 雙 | 6 | |
5 | 消防頭盔 | 頂 | 6 | |
6 | 消防呼救器 | 副 | 6 | |
7 | 消防方位燈 | 盞 | 6 | |
8 | 安全繩 | 根 | 6 | |
9 | 消防腰斧 | 把 | 6 | |
10 | 全面罩 | 海固901 | 副 | 12 |
11 | 正壓呼吸器 | RHZKF6.8/30 | 臺 | 3 |
12 | 急救藥箱 | 配置相應的急救藥品 | 個 | 1 |
13 | 緊急洗眼器 | Y503 | 臺 | 3 |
14 | 防爆照明燈 | 盞 | 9 |
?
?
?
?
?
?
?
?
?
?
附件6???????????????? 消防器材一覽表
序號 | 器材名稱 | 型號 | 數量 | 放置位置 | 狀況 |
1 | 干粉滅火器 | MFL8 型 | 86 | 車間、罐區、機房 | 完好 |
3 | 推車式滅火器 | MFTZL50型 | 6 | 罐區 | 完好 |
4 | 推車式滅火器 | MFTZL25型 | 3 | 車間、罐區 | 完好 |
5 | 消防水帶 | Φ65×25 | 36條 | 廠區消防柜 | 完好 |
6 | 消防槍頭 | Φ65 | 18個 | 廠區消防柜 | 完好 |
7 | 消防水池 | 500m3 | 1 | 生產車間東側 | 良好 |
8 | 消防泵 | XBD60/80 | 2 | 消防泵房 | 完好 |
?
?
?
?
?
?
?
?
?
?
?
?
?
?
?
?
附件7???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人員組成及通訊聯絡電話
序號 | 姓名 | 職務 | 電話號碼 | 備注 |
?? 公司應急救援小組成員 | ||||
1 | 總經理 | 總指揮 | ||
2 | 生產廠長 | 副總指揮 | ||
3 | 安全主管 | 成員兼警戒疏散組長 | ||
4 | 車間主任 | 成員兼搶險救災組長 | ||
5 | 行政主管 | 成員兼后勤保障組長 | ||
6 | 行政員 | 成員兼醫療救護組長 | ||
7 | 班長 | 搶險救援組員 | ||
8 | 班長 | |||
9 | 電工 | |||
10 | 操作工 | |||
11 | 化驗員 | 醫療救護組員 | ||
12 | 化驗員 | |||
13 | 司機 | |||
14 | ???? 操作工 | |||
15 | 操作工 | 警戒疏散組員 | ||
16 | 門衛 | |||
17 | 裝卸工 | |||
18 | 采購 | |||
19 | 財務 | 后勤保障組員 | ||
20 | 機修 | |||
21 | 司磅 | |||
22 | 操作工 | |||
公司內部報警電話 | 0994-2221000 | |||
外部救援部門電話 | ||||
1 | 市環保局 | |||
2 | 市人民醫院 | |||
3 | 市安監局 | |||
4 | 市質監局 | |||
5 | 市環境監測局 | |||
?
?
1 事故特征
1.1 危險性分析
本公司生產經營的危險化學品有:甲醇、甲醛、甲縮醛。
①甲醇
物化性質:無色澄清液體,有刺激性氣味。相對密度(水=1)0.79,對密度(空氣=1)
危險特性: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接觸發生化學反應或引起燃燒。在火場中,受熱的容器有爆炸危險。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
毒性: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對視神經和視網膜有特殊選擇作用,引起病變;可致代射性酸中毒。急性中毒:短時大量吸入出現輕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癥狀(口服有胃腸道刺激癥狀);經一段時間潛伏期后出現頭痛、頭暈、乏力、眩暈、酒醉感、意識朦朧,甚至昏迷。視神經及視網膜病變,可有視物模糊、復視等,重者失明。代謝性酸中毒時出現二氧化碳結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慢性影響:神經衰弱綜合征,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粘膜刺激,視力減退等。皮膚出現脫脂、皮炎等。
②
甲醛(37%)
物化性質:無色,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氣體,商品為其水溶液。
危險特性: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接觸發生化學反應或引起燃燒。在火場中,受熱的容器有爆炸危險。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
毒性:本品對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膚有強烈刺激性。接觸其蒸氣,引起結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氣管炎;重者發生喉痙攣、聲門水腫和肺炎等。肺水腫較少見。對皮膚有原發性刺激和致敏作用,可致皮炎;濃溶液可引起皮膚凝固性壞死。口服灼傷口腔和消化道,可發生胃腸道穿孔,休克,腎和肝臟損害。慢性影響:長期接觸低濃度甲醛可有輕度眼、鼻、咽喉刺激癥狀,皮膚干燥、皸裂、甲軟化等。
③甲縮醛
物化性質:無色澄清液體,具有刺激性氣體。
危險特性:本品高度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接觸發生化學反應或引起燃燒。在火場中,受熱的容器有爆炸危險。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
毒性:本品對粘膜有刺激性,有麻醉作用。 吸入蒸氣可引起鼻和喉刺激;高濃度吸入? 出現頭暈等。對眼有損害,損害可持續數天。長期皮膚接觸可致皮膚干燥。
1.2 事故發生的區域、地點或裝置
發生危險化學品甲醇、甲醛、甲縮醛(以下簡稱危險化學品)中毒窒息的區域、地點或裝置見下表:
| 危化品名稱 | 事故發生的區域、地點 | 事故發生的裝置 |
| 甲醇 | 罐區、生產車間、化驗室 | 儲罐、蒸發器 |
| 甲醛 | 罐區、生產車間、化驗室 | 儲罐、氧化器、反應塔 |
| 甲縮醛 | 罐區、生產車間 | 儲罐、反應塔 |
1.3事故發生的可能時間、事故的危害嚴重程度及其影響范圍
事故發生的可能時間、事故的危害嚴重程度及其影響范圍見下表:
| 危化品名稱 | ?可能時間 | 危害程度 | 影響范圍 |
| 甲醇 | 裝卸車、車間巡檢、化驗 | 人員中毒、窒息 | 生產現場 |
| 甲醛 | 裝卸車、車間巡檢、化驗 | 人員中毒、窒息 | 生產現場 |
| 甲縮醛 | 裝卸車 | 人員中毒 | 生產現場 |
1.4 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
危險化學品發生泄漏的前兆是現場可以聞到刺激性氣味,或通過可燃氣體探測儀、有毒氣體探測儀檢測到危化學品氣體濃度超標,這時說明危險化學品已經有微小泄漏了。
生產、搶修工作中未佩戴合適的勞保用品;
生產車間和化驗室通風不良;
設備、儲罐、管道等發生泄漏;
進入密閉空間內,未對空氣進行采樣分析。
2 應急組織和職責
2.1 應急組織機構
本現場處置方案的應急自救組織機構設置如下:
成立現場應急小組,由車間負責人和各生產小組組長所組成。其中,車間負責人為現場應急小組組長。
組長:車間主任
副組長:當班班長
成 員:車間操作工、裝卸工、化驗員、機修工、電工
2.2 工作職責
應急小組成員職責
1)在發生事故時及時通知應急小組組長;
2)采取應急處置措施,及時控制住當前局勢,防止繼續惡化;
3)若中毒窒息者,傷情比較嚴重,應立即撥打120急救車,送醫院搶救;
4)疏散無關人員撤離現場。
應急小組組長職責
1)接到報告時,及時組織應急小組成員;
2)指揮應急小組成員有條不紊的采取處置措施,控制局勢;
3)查找中毒窒息泄露源,及時排除;
4)若中毒窒息情況有進一步蔓延的趨勢,立即組織疏散車間員工到指定地點;
5)設置現場警戒線,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現場;
6)及時將情況上報應急指揮部,接受并執行應急指揮部的指令。
3 應急處置
3.1 事故應急處置程序
應急處置程序如下:

3.2 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中毒處置措施
1)取用周圍防毒面具,如在室內應打開所有通風設施,迅速將中毒患者移至空氣新鮮處,松解衣扣和腰帶,摘下假牙(如有)和清除口腔異物,維護呼吸道通暢,注意保暖。
2)在搬運過程中要沉著、冷靜,不要強拖硬拉,防止造成骨折;如果已有骨折或外傷,則要注意包扎和固定。
3)污染的衣著要立即脫掉,皮膚污染時,要及早用清水或解毒液(根據毒物性質選擇中和解毒的溶液)沖洗,應注意頭發、手足、指甲及皮膚皺褶處徹底沖洗。
4)在急救藥箱取用適當的急救藥品就地進行搶救。
5)化學物質進入眼內,立即翻開上下眼瞼,用大量的自來水等清潔水或生理鹽水沖洗污染眼,至少15分鐘。沖洗時應將眼瞼翻開,用緩緩流水把眼結膜囊內的化學物質全部沖洗掉,沖洗時要轉動眼球。洗后立即將患者送醫院進行檢查和進一步處理。
6)如果誤服,應讓患者靜臥,如患者意識不清,驚厥或昏迷,應禁止經口給予任何物質,如發生嘔吐,則應使其取側臥位,防止嘔吐物吸入氣管。清醒者用水充分嗽口,催吐。催吐前先給患者飲水500~600ml(空胃不易引起嘔吐),然后用手指、棉棒或其它鈍物刺激舌根部,即可反射性引起嘔吐。反復幾次,直到嘔出物純系飲入的清水為止。
7)急送醫院就醫。
窒息處置措施
人員急救是指現場工作人員意外受到有毒化學物質傷害時所采取的自救或互救的簡要處理方法。現場及時準確處理對急性中毒窒息者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簡單有效的措施常能使死者復活、重危者減輕傷害的程度,爭取時間為進一步治療創造條件。
(1)基本原則
充分重視個體防護,盡快把中毒者從中毒窒息現場搶救出來,既要搶救別人,又要顧及自己,個人防護特別重要。
(2)搶救方法
1)心臟復蘇
如果摸不到傷員的脈搏,說明心跳已經停止,須立即進行心前區叩擊術或胸外心臟擠壓術,使傷員恢復心跳。
(1)心前區叩擊術:發現心臟停止跳動后,立即用拳頭叩擊心前區(拳頭力量不要太猛),可連續叩擊3-5次,然后觀察心臟是否起搏,若心臟恢復則表示成功,心跳不恢復應改為胸外心臟擠壓術。
(2)胸外心臟擠壓術:使傷員仰臥于硬板上或地上,以保證擠壓效果。搶救者跪跨在傷員的腰側。搶救者以一手掌根部按于病人胸骨下1/2處,中指指尖對準其頸部凹陷的下緣,當胸放一手掌。另一手壓在該手背上,肘關節伸直。依靠體重和臂肩部肌肉的力量,垂直用力,向脊柱方向壓迫胸骨下段,使胸骨下段與其相連的肋骨下陷3~,間接壓迫心臟使心臟內血液搏出。擠壓后突然放松,依靠胸骨的彈性,使胸骨復位。此時心臟舒張,大靜脈的血液回流到心臟。按照上述步驟,連續操作,每分鐘按壓60~80次。在擠壓的同時,要隨時觀察傷員的情況。如果能摸到頸動脈和股動脈等搏動,而且瞳孔逐漸縮小,面有紅潤,說明心臟擠壓已有效,即可停止。
2)人工呼吸
當呼吸停止、心臟仍然跳動或剛停止跳動時,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但注意,如果是毒氣造成的窒息不能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以防施救者中毒,可用單向閥小型呼吸器。
(1)口對口人工呼吸法:讓傷員仰面平躺,把頭側向一邊,使嘴張開,清除口腔中的假牙、泥土、血塊、嘔吐物等異物,拉出舌頭,使呼吸道暢通。解開衣領,松褲帶,松開緊身衣服。用一只手緊捏病人的鼻子(避免漏氣),并將手掌外緣壓在其額部,另一只手托在傷員頸后,將頭部充分后仰,鼻孔朝天。搶救者深吸一口氣,然后貼緊傷員的嘴,用力將氣吹入,同時觀察傷員胸部是否擴張隆起,以確定吹氣是否有效和適度。吹氣完畢后,迅速移開緊貼的嘴,放松捏鼻子得手,讓傷員的胸廓自行彈回,呼出空氣。此時,應注意傷員胸部復原情況。傾聽呼吸聲,觀察有無呼吸梗阻。如此反復進行,每分鐘吹氣16~18次。直到傷員自主呼吸正常。
(2)口對鼻吹氣法:如果傷員崖關禁閉不能敲開或口腔嚴重受傷時,可采用口對鼻吹氣法,用一只手閉住傷員的嘴,搶救者深吸一口氣,然后貼緊傷員的鼻孔,用力將氣從鼻孔吹入,其他步驟與口對口人工呼吸法相同。
3)心肺復蘇
當心跳和呼吸都停止的情況下,應同時進行心臟復蘇和人工呼吸。如果現場有2人操作,則一人做心臟復蘇,一人做人工呼吸,一般每吹氣一次,擠壓胸骨3~4次;如果現場只一人搶救,則2種方法應交替進行,每吹氣2~3次,就擠壓心臟10~15次。
3.3 報告事項
報警電話及聯系方式
報警電話及聯系方式見附件7。
報告內容
1)中毒窒息發生的地點和時間;
2)中毒窒息的原因,中毒窒息人數;
3)采取的措施和事故發展趨勢;
4)報告人及電話。
4注意事項
①搞清楚中毒物的種類和性質。
②進入中毒場所實施人員搶救時,搶救人員必須配備合適的個人防護器具。
③進入中毒場所時,嚴禁單獨行動,要有監護人。盡量向上風位方向搬運傷員。
④迅速將中毒者移到空氣清新處,松解衣扣和腰帶,清除口腔異物,維護呼吸暢通。污染的衣物要立刻脫掉,皮膚污染時要及早用清水或解毒液沖洗。化學毒物濺入眼內,盡快除去化學毒物是最迫切、最有效的急救措施,立即提起眼簾,用大量的自來水或生理鹽水反復沖洗至少15分鐘。
⑤ 細心檢查,抓住重點。把中毒者從現場搶救出來后立即進行一次檢查,檢查順序是:神志清晰,脈搏、心跳是否存在,呼吸是否停止,有無出血和骨折。
⑥進行心肺復蘇施救者,應經過專業訓練。
⑦在火災爆炸危險區域報警時要使用防爆電話,或避開火災爆炸危險區域才進行報警。
5附件
附件1—廠區總平面布置圖
附件2--廠區周圍環境及道路交通示意圖
附件3--應急疏散示意圖
附件4--罐區布置圖
附件5--應急救援器材一覽表
附件6--消防器材一覽表
附件7--應急救援組織機構人員組成及通訊聯絡電話
附件1?????????????? 廠區平面示意圖

附件2?????????? 廠區周圍環境及道路交通示意圖

附件3?????????????? 應急疏散平面圖


附件4????????????????? 罐區布置圖
附件5????????????????? 應急救援器材一覽表
| 序號 | 設施名稱 | 型號規格 | 單位 | 數量 |
| 1 | 化學防護服 | 套 | 2 | |
| 2 | 消防戰斗服 | 套 | 6 | |
| 3 | 消防手套 | 雙 | 6 | |
| 4 | 消防靴 | 雙 | 6 | |
| 5 | 消防頭盔 | 頂 | 6 | |
| 6 | 消防呼救器 | 副 | 6 | |
| 7 | 消防方位燈 | 盞 | 6 | |
| 8 | 安全繩 | 根 | 6 | |
| 9 | 消防腰斧 | 把 | 6 | |
| 10 | 全面罩 | 海固901 | 副 | 12 |
| 11 | 正壓呼吸器 | RHZKF6.8/30 | 臺 | 3 |
| 12 | 急救藥箱 | 配置相應的急救藥品 | 個 | 1 |
| 13 | 緊急洗眼器 | Y503 | 臺 | 3 |
| 14 | 防爆照明燈 | 盞 | 9 |
附件6???????????????? 消防器材一覽表
| 序號 | 器材名稱 | 型號 | 數量 | 放置位置 | 狀況 |
| 1 | 干粉滅火器 | MFL8 型 | 86 | 車間、罐區、機房 | 完好 |
| 3 | 推車式滅火器 | MFTZL50型 | 6 | 罐區 | 完好 |
| 4 | 推車式滅火器 | MFTZL25型 | 3 | 車間、罐區 | 完好 |
| 5 | 消防水帶 | Φ65×25 | 36條 | 廠區消防柜 | 完好 |
| 6 | 消防槍頭 | Φ65 | 18個 | 廠區消防柜 | 完好 |
| 7 | 消防水池 | 1 | 生產車間東側 | 良好 | |
| 8 | 消防泵 | XBD60/80 | 2 | 消防泵房 | 完好 |
附件7???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人員組成及通訊聯絡電話
| 序號 | 姓名 | 職務 | 電話號碼 | 備注 |
| ?? 公司應急救援小組成員 | ||||
| 1 | 總經理 | 總指揮 | ||
| 2 | 生產廠長 | 副總指揮 | ||
| 3 | 安全主管 | 成員兼警戒疏散組長 | ||
| 4 | 車間主任 | 成員兼搶險救災組長 | ||
| 5 | 行政主管 | 成員兼后勤保障組長 | ||
| 6 | 行政員 | 成員兼醫療救護組長 | ||
| 7 | 班長 | 搶險救援組員 | ||
| 8 | 班長 | |||
| 9 | 電工 | |||
| 10 | 操作工 | |||
| 11 | 化驗員 | 醫療救護組員 | ||
| 12 | 化驗員 | |||
| 13 | 司機 | |||
| 14 | ???? 操作工 | |||
| 15 | 操作工 | 警戒疏散組員 | ||
| 16 | 門衛 | |||
| 17 | 裝卸工 | |||
| 18 | 采購 | |||
| 19 | 財務 | 后勤保障組員 | ||
| 20 | 機修 | |||
| 21 | 司磅 | |||
| 22 | 操作工 | |||
| 公司內部報警電話 | 0994-2221000 | |||
| 外部救援部門電話 | ||||
| 1 | 市環保局 | |||
| 2 | 市人民醫院 | |||
| 3 | 市安監局 | |||
| 4 | 市質監局 | |||
| 5 | 市環境監測局 | |||
煤礦事故應急處置方案
自然災害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現場事故應急處置方案
熱力公司鍋爐爆漏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熱力公司火災爆炸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熱力公司人身傷害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供熱管道突發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危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指南
灼燙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觸電事故的現場處置方案
壓力容器爆炸事故應急處置方案
LNG儲罐壓力過高問題處置方案
觸電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機械傷害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高處墜落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中毒和窒息事故現場處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