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安全”從20世紀80年代逐漸被人們重視,行為安全管理理論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和應用。行為安全管理過程就是應用行為分析模式來識別關鍵的安全行為,觀察和統計這些行為發生的概率,制定整改措施,以實現安全管理績效的持續改進。
行為安全管理的作用
安全行為科學可應用于深入、準確地分析事故原因和責任,以使我們科學、有效地控制人為事故。同時,安全行為科學可應用于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宣傳、安全文化建設等,也可以為提高安全專業人員和職工的素質服務。
國際上推行行為安全管理工具的企業有很多,如美國杜邦公司的 STOP 工具、英國BP石油公司的ASA、美國道氏化學公司的BBP活動、德國巴斯夫公司的AHA工具、德國拜耳公司的BO工具、豐田汽車公司的STOP 6活動。
行為安全管理的核心
行為安全管理的核心是針對不安全行為進行現場觀察、分析與溝通,以干擾或介入的方式,促使員工認識不安全行為的危害,阻止并消除不安全的行為。行為安全管理理論中的4個主要步驟是:
(1)識別關鍵行為
(2)收集行為數據
(3)提供雙向溝通
(4)消除安全行為障礙
因此,針對員工不安全的行為,不是責備和找錯,而應該識別那些關鍵的不安全行為、監測和統計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并采取整改行動,最終降低不安全行為發生的頻率。
行為安全年管理基本原理與關鍵
行為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是“得到負面回報的行為趨向于降低或者停止;得到正面回報的行為趨于持續和增加”。其關鍵在于:
(1)強化具體的行為是最有效的。讓員工意識到他的什么行為是您贊揚的,比簡單的說“干得好”或“你做的對”要有效的多
(2)后果是關鍵。強化理論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造成的后果或結果,將會影響我們以后是否會重復
(3)懲罰通常會產生不可取的側面影響。行為管理的重點是將正面行為強化手段作為一種方法來獲得我們期望的結果
(4)積極的、立即的、確定的后果將是最有效的
(5)強化的有效性依賴于接受者如何理解它們,而不是執行者如何預期它們。
行為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
行為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有行為安全觀察(同級之間)和行為安全審核(上級對下級)。行為安全審核是在員工工作時進行,以交互式的交談為基礎,整個過程以10~15分鐘為宜。在此過程中依賴于相互理解和信任的環境,進行有關員工行為的開放式討論,以便員工認識自己的不安全行為并承諾致力于更安全的工作。
總之,行為安全管理作為安全管理重要的管理方面,安全管理工作者可以在多方面考慮應用到實際安全管理工作中去,比如行為安全制度、行為安全培訓、行為安全監督和統計等,借助行為安全管理將有助于提升我們的安全管理績效。
鄉鎮安全生產明白卡
安全生產明白卡(商貿企業)
中秋假期安全提示!
如何降低高處作業風險?
秋冬季節,這些安全注意事項要牢記
歲末年初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提示
冬季企業生產過程中如何防范事故發生?
冬季安全生產 警惕這8點!
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應注意的六…
圖文詳解雙重預防機制
企業經營的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
當前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安全工作思路及重點
淺談對安全生產的認識和幾點建議
淺談如何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安全生產“四不傷害”的內容及保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