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石油勘探開發生產過程中發生人身傷亡、財產損失、交通事故、火災、爆炸、井噴等事故的不安全因素,一般包括如下四個方面:
一、作業人員的不安全行為
大量的統計數字表明,大約75%的事故是人為因素導致的。人的不安全行為主要表現在人與物的非正常常接觸。如誤操作,其他則是失誤與漏檢等。人產生不安全行為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大體上可歸納為三個方面,即思想意識方向的原因、技術方面的原因及心理與生理方面的原因。解決辦法是加強教育和培訓、加強管理與監督、注意勞逸結合與衛生保健、使勞動者在操作中始終保持思想集中、精神愉快、精力充沛。
人的因素,對于各個產業體系來說雖然是共同的,因此可看到,石油勘探開發生產的特點決定了其事故的多發性及因果的普遍性,而農故的最后觸發因素往往是人的個安全行為,移放能神及時排除或得到控制的決定因素也是人。因此,大多數的石油工業事故與其他產業體系一樣,人的失誤與差錯導致的事故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物的不安全狀態
產品、原料及材料、機器設備及附件、儀器勺儀農、電氣設施、各種工具、建筑物及構筑物等所包含的不安全因素,都屬于物的因素,即物的不安全狀態。前面曾經提到、事故發生的基本動力是系統內在能量的異常轉移,故事故多為能量失控所致。這一點對石油工業生產來說則尤為重要。因為,石油工業的主要產品是原油、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及天然汽油,生產中使用的主要燃料也是石油產品及天然氣。它們都是能源,而且又是液體或氣體能源,所以,它們本身不僅就貯存著很大的能量,并極易發生異常轉移,而且觸發這種異常轉移所需的外來能量又極小,所以,一經觸發就會發生一起嚴重的火災爆炸事故。對石油工業來說,這種教訓實在是太多了。
石油工業生產中使用的機器與設備,多數是重型的或大容積的,而且是在大負荷、高速、高壓、高溫或低溫等嚴酷的工作條件下運行,同時機械化及自動化的程度也都比較高,而且大多數是連續運行。就這些機器與設備的本身而言,它們都需要使用大量的各種規格、不同性質的金屬材料來制造,并由許多零部件及輔屬裝置、控制部分等組裝而成。一個不易查出的、極微小的內在缺陷,或制造裝配過程中未能消除的附加應力,都將成為重大事故隱患。因此,在石油工業生產中常會發生飛車、斷軸、燒瓦、開裂及重物墜落等機械事故,并且還有可能由此而引發一起后果更為嚴重的石油火災或爆炸事故。石油工業生產中還使用了大量的管材和各種閥門與管件,出于同樣的原因,泄漏與斷裂事故也時有發生,并同樣會引發后果更為嚴重的二次事故。
儀器與儀表是工業生產的眼睛。在現代石油工業生產中,由于自動化、密閉化及連續化生產的程度日趨提高,儀器與儀表在生產過程中的作用就特別重要,而且使用的品種與數量也相當多。它們都屬于精密機械的范疇,而且現代化儀器儀表中又都配用了大量的電子元器件。這樣,儀器與儀表的靈敏度與可*性便成為至關重要的問題:一旦失靈,就有可能釀成一起重大事故。
石油工業生產中,原料及產品的性質決定了:在油、氣可能泄漏、聚積的場所,包括電動機、變壓器、供電線路、各種調整控制設備、電器儀表及照明燈具等一切電氣設施,在遠行及啟停過程中絕不允許有電火花及電弧產生。因此,電氣設施的防爆、絕緣與隔離也是至關緊要的。
另外,石油工業生產對生產工具、用品及生產工人的著裝等,也都有嚴格的要求。例如,在油、氣可能泄漏、聚積的場所不允許使用鋼質手錘和斧頭,不允許使用鍍鉻層脫落的扳手,不允許使用不防爆的手電筒及不防爆的手持燈具,不允許使用化纖材料的抹布和紗頭,不允許穿著化纖服裝及帶鐵釘的皮鞋等等。
事故調查應遵循原則
有關事故責任追究的規定
有關事故處理的規定
事故隱患排查與治理
安全生產事故法律責任追究
傷亡事故的統計
事故原因的分析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與處理
安全生產事故分類
事故分類與分級
造成安全生產事故的主要原因
安全生產事故的處理與整改措施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制度
我國關于事故類別的分類
工傷事故定義、范疇、分類及原因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詢問筆錄制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