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石油公司作為銷售企業第二批建立及實施HSE管理體系的單位,自2002年11月體系創建正式啟動以來,在集團公司的正確領導下,在NOVO公司和青島安工院咨詢人員的策劃引導和具體幫助下,全公司廣大干部職工廣泛參與,共同努力,在完成初始狀態評審后,全面開展全員意識培訓、危害識別、風險評估和環境影響評價,并進行法律法規與其他要求的識別系統獲取和體系策劃及文件編寫等工作。到目前為止,全系統的危害識別、風險評估和環境因素評價已全面完成,體系策劃和體系文件編寫工作即將結束。在體系創建過程中,廣大員工的HSE意識空前提高,識別危害、控制風險的能力和自覺性普遍增強,HSE管理體系的效果初步顯現。現將風險管理方面的做法和體會介紹如下。
一、針對企業實際,認真開展風險評價
危害識別/風險評估和隱患治理是建立與實施HSE體系的關鍵環節,是銜接HSE管理體系其他要素之間的橋梁與紐帶。在建立和實施體系之前,我公司主要是通過“三預”活動組織半年一次的油庫、加油站、車船隊安全評價和各種形式的安全檢查來查找危害及環境影響,沒有系統地開展過危害/環境因素識別及風險評估。基層單位對自己管轄范圍內的設備、設施、作業活動所存在的危害及環境因素不能全面、充分識別并進行有效控制。形成了隱患治理工作主要是通過“分、支公司隱患自查上報表”和“班組崗位隱患自查反饋表”及“重大隱患黃牌警示制”,對隱患進行分級管理;其隱患治理項目主要是根據國家、政府部門的文件、上級公司的指導意見和以往的事故教訓提出,而不是根據系統的風險評價結果來確定,因而難以保證高風險的危害(隱患)被全面優先安排治理。這種管理方法雖然較傳統的經驗型管理和事后型管理有所進步,但與HSE體系所要求的全員參與和事前管理仍存在較大差距。針對上述情況,我們在體系創建的第二階段,花了近70天的時間,反復認真地組織危害識別/風險評估及環境因素評價工作。
首先是組織教育培訓,把風險管理的理念、方法、標準教給員工。我們的教育培訓分3個層面進行。第一層面由省公司負責,對分公司HSE辦公室成員、零售、倉儲和存續條線、分公司試點單位以及省公司機關職能部門、直屬單位的HSE工作人員和骨干的培訓;第二層面由分公司負責,對下屬基層單位班組長以上骨干人員的培訓;第三層面由班組長及骨干負責,對員工進行培訓。為保證培訓質量,防止層層傳遞過程中“遞減和變樣”,我們將NOVO咨詢專家的授課資料和錄像光盤下發到各單位,并且組織省、市公司的專業人員深入基層、班組巡回宣講,現場答疑,從而保證了培訓效果。在培訓內容選擇上,側重于危害識別/風險評估和環境因素評價的目的、意義、方法步驟及標準并且組織現場練習和測試,直至參訓人員熟練掌握為止。實踐證明,這種大規模的教育培訓,對于普及HSE理念、推動全員參與風險評價工作,建立并保持系統化的風險評價和隱患治理程序,起到非常好的奠基作用。
第二是建立管理程序,引導風險評價工作有條不紊地順利開展。考慮到風險評價工作是一項全員參與、面廣量大的工作,我們在本階段工作正式開始之前,就組織HSE辦公室的人員在NOVO咨詢人員的指導下,制定出江蘇石油公司《危害識別和風險評估管理程序(試行)》和《環境因素識別及影響評價管理程序(試行)》兩個程序文件,文件對我公司開展危害識別、風險評估和環境因素評價工作的目的、范圍、職責、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和要求均作了明確規定。根據江蘇公司生產經營承包特點和作業活動設備設施維修復雜程度及以往發生的事故、事件頻率等,在基層單位推薦使用預危害分析(PHA)、安全檢查表(SCL)、工作危害分析(JHA)和環境因素識別評價表。為保證風險評價工作循序漸進、有條不紊地向前推進,公司結合現行管理模式,按省、市公司倉儲、零售和存續3個條線組成危害識別及風險評估小組,負責對各自條線上報的設備、作業活動清單、各類評價分析表進行審核,省公司HSE辦公室重點對試點單位上報的材料進行審核、把關。這樣既保證了質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三是抓好試點,以點帶面,穩步推進體系建設。省公司選擇南京公司棲霞油庫、金石油運公司、卡子門油氣站作為試點單位,由NOVO咨詢人員和省公司HSE辦公室直接指導進行危害識別/風險評估和環境因素評價工作。取得經驗后,再制成模板推廣到面上的試占單位。各分公司同樣在各自范圍內選擇試點單位,按照省公司的程序文件和試點單位提供的模板開展各項工作。在時間節奏上,我們要求試點單位的各項工作比整個面上工作提前約半個節拍(一般為10—15天),這樣在面上工作開始或進行過程中,試點的經驗和模板大致上可以提前“出爐”。為了防止少數單位“走捷徑”,照搬照抄試點經驗和做法,我們設置了兩道“門檻”:一是在時間安排上,必須讓整個面上的工作先行動起來,碰到問題后再推出“試點經驗”以供參考;二是嚴格審核把關,發現有照搬照抄試點現象的,立即派人下去督查,責令補課,并在系統內通報。
在風險評價階段,全省共完成危害識別、風險評估和環境評價表格10800余份,識別出各類危害共計1749000個,確定中等以上風險(風險度≥10)共計311000個,重大風險(風險度≥20)共計7240個。其中有不少是以前未被認識或未被重視的風險。如:我省加油站已基本上采用自封油槍,汽車加油時發生溢油事故的可能性極小,但助力車、摩托車和機動三輪車油箱小、頸子短,自封油槍無法發揮作用,發生溢油、甚至造成火警、火災的風險很大,所以,采用專用油槍以控制此類風險就成了非常緊迫的課題。
二、規范體系文件,建立風險控制的長效機制
系統的風險評價為風險控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建立風險控制的長效機制,必須建立一整套與HSE管理相適應的體系文件,并保持持續改進。
1 修訂程序文件和運行控制文件,建立健全風險管理責任體系和監督制約機制
我們在完成法律法規和其他管理要求的獲取、識別、摘錄基礎上,對省公司1989年以來的1115項各類HSE規章制度進行了全面收集、整理,并對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符合性評審。同時,還對近3年系統內發生的各類事故、事件進行全面、系統的統計、分析,從而為系統文件的編制提供依據和借鑒。經過反復斟酌和精心策劃,初步形成我公司HSE管理體系文件架構。其中程序文件32個,運行控制文件約300個,作業指導文件約1400個。對程序文件和運行控制文件,我們按照部門職責分工與HSE管理體系十大要素相對應的原則,分解落實到省公司8個相關管理處室進行編制和修訂。
2 精心組織作業文件編寫將風險控制點前移到作業現場
HSE體系文件的作業指導書是指導崗位操作人員在完成工作任務過程中,落實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主動控制風險、預防事故的重要手段。為了保證作業指導書的編制質量,我們專門舉辦了一期150人的培訓班,并將南京、南通、江陰、宿遷分公司編寫的油庫、加油站、車船隊三大板塊的作業指導書樣本提交培訓班研討、交流。在此基礎上,省公司HSE辦公室制定下發了《作業指導書編寫導則》,明確了作業指導書編制的5條原則:①作業指導書要與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銜接一致;②要結合風險評價的結果,找出作業活動的主要控制點,體現控制、降低和消除風險的不同要求;③要與本單位管理的特點和員工素質相適應;④要與崗位職責相對應;⑤要簡潔明了,通俗易懂。在編制方法上,我們首先是進行整體策劃,就是采用魚刺圖法,列出本單位所有的任務并以任務為主線,細分相關的作業活動,直至每一作業活動可由某一班組、崗位或工種來直接執行為止;其次是對包含2個或2個以上作業活動的任務進行分析,合并相同的作業活動,列出作業活動清單和任務清單,并在任務清單中描述相關作業活動及風險控制點。對高風險的作業活動,要求結合風險評價結果,針對所有可能出現的危害,制定相慶的控制措施,促使作業人員的操作過程和執行情況始終處于有效的監控之中。
3 嚴格審核、確保質量
為使體系文件滿足科學、全面、規范的要求,我們規定,每一個作業文件均要達到“完成作業”和“控制風險”兩大目標,分公司試點單位的所有作業文件,均要在編寫完成后,放到該崗位進行試用、修改、完善后,再報經省公司各條線主管部門和省公司HSE辦公室的聯合審核,由省公司管理者代表最終審定。面上各單位的作業文件,由分公司主管部門和HSE辦公室參照試點單位的樣本自行審核,并由分公司管理者代表審定。在文件編制過程中,省、市公司HSE辦公室人員經常深入到基層班組,與一線員工共同探討、解決文件編制中的難題。如對一項任務包含多個作業活動,一項活動涉及多項任務,作業指導書應如何編寫?還有如何將省公司各個管理條線不同的管理要求歸納到一個作業文件中,使一線員工只要掌握作業文件就能實現完成作業、控制風險和貫徹執行法律法規及各項規章制度的目的等。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是通過廣泛征求一線員工的意見,最后拿出解決辦法。
三、完善控制措施,強化治理整改
風險控制是HSE管理體系的核心內容。為了最大限度地控制風險,提高HSE績效,在體系創建和實施過程中,我們堅持一手抓創建,一手抓當前,按照“重在運行”和“邊建邊改”的原則,不斷完善各項控制措施,從而使各類重大風險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治理,取得了體系推行和日常HSE管理的雙豐收。
1 加強檢查監督,修訂、完善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強化行政控制
根據風險評價的結果,我們對公司年度HSE目標和相關指相關指標進行了補充和修訂,針對一體化改革和危險化學品安全評價等新情況,制定與之相配套的管理方案,增設若干項跟蹤目標實現程度的績效參數,通過公司的“月度績效考評合同書”(KPI)分解下達到相關條線的部門和人員,并逐月組織考核評分。同時,我們還通過組織有計劃的安全、環境、健康大檢查和不定期的抽查,以及事故的隱患、事件通報等方法不斷加大HSE管理的力度,緊繃安全生產這根弦,做到警鐘長鳴,警示高懸,常抓不懈。今年上半年,全省實現了安全穩定無上報等級責任事故的好成績。
2 狠抓隱患治理——強化工程控制
工程控制是降低風險、消防隱患的根本途徑。根據NOVO公司對我公司HSE初始狀態的評審報告和全省風險評價結論,安全技術部門在反復聽取分公司和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2003年度重點隱患治理實施方案,3月份省公司安委會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批準安排1150萬元專項資金(不含零售網點)用于隱患整改。這筆資金的90%以上是用于風險度為20分以上的重大風險的整改。對確定的隱患治理方案,每一項具體措施均明確責任部門、責任人員、完成時間和成本預算。省公司還明確安全技術部對隱患治理現狀進行定期跟蹤檢查與驗收考核。對于在危害識別/風險評估中帶有普遍現象的隱患,省公司抓住機遇,組織專項治理。今年一季度,省公司根據少數地區時常出現加油站因卸錯油導致混油質量事故這一問題,組織專項隱患整改。要求全系統所有加油站油罐卸油口和油罐汽車皮龍連接端的快速接頭全部按汽、柴油區別設置,使裝汽油的車無法與柴油罐連接,裝柴油的車無法與汽車罐連接,以徹底杜絕混油事故。這項看似簡單的隱患整改項目,雖然花錢不多,但從根本上解決了1700座加油(氣)站和近500輛油罐車卸油作業存在的一項重大隱患。整改工作完成后,全省未發生一起因卸錯油導致的混油事故。
3 提高員工素質和職業安全衛生水準——落實個人防護措施
一是轉變思想觀念,增強主體意識。在HSE管理體系中員工是管理的主體。為了適應這一轉變,在體系創建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把員工的教育培訓當成一件大事來抓,半年多來,先后有近3萬人次的基層員工參加了各種形式的HS
建立HSE體系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解決…
HSE管理體系的認證審核
企業安全文化與HSE管理體系
內部審核控制程序
實施HSE管理體系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石化施工企業實施HSE管理勢在必行
內部HSE管理體系審核的策劃
石油天然氣鉆井HSE管理體系的實施
QHSE管理體系內部審核檢查表
HSE管理方案的編制與實施
xx公司HSE管理評審報告
三合一體系管理評審總結
對HSE管理體系的認識——體系的建立
內部HSE管理體系審核的策劃
工程建設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工作規定
企業安全文化與HSE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