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個好的監督考核體制能刺激質量管理體系良好的運行,那么監督考核制度如何來制定呢?企業應該充分利用好“目標管理法”,并將目標管理法與監督考核體制結合起來管理,將企業的方針目標逐層分解并建立監督考核體制。可以以部門、課和個人為單位來分解,部門的質量目標應依據公司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結合本部門業務的特點來確定部門質量目標項目,目標值應依據以往的歷史業績、公司質量目標值、結合目前技術現狀綜合確定。目標值應該是可量化、可衡量的、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可通過努力能夠實現,切記不要將質量目標值夸大或不切實際。針對每一項質量目標,應制定實現的具體實施措施和實施計劃,并落實負責人,并且應制定衡量質量目標實現狀況的方法和評價的依據。同時要策劃好一個監督考核體制,貫穿于整個質量目標實現的過程,制定每一階段的考核方法。以用來考核部門、課、個人的目標達成率以及為達到目標采用方法的有效性,可以充分體現出部門、課、個人在工作方面的效率以及能力。這樣可以激起員工的積極性,發揮出員工平時工作的潛力,以促進個人與公司得到共同發展。對于企業其他的質量活動(如:QC小集團活動等)可采用獎勵的方式。任何再好的制度,如果沒有一個監督制度來進行監督就不能成為最好的制度。正如毛主席說過:監而不嚴,不如不監。但監督制度不能過于繁瑣,要不然會影響制度的和監督制度的執行力度。
3.執行力是一種能力,是內涵廣泛、包羅萬丈的各種學科、方法、思想的概括,執行力的關鍵在于透過企業文化影響企業所有員工的行為。ISO9000族標準要求全員參與,但如何讓全員積極地加入到質量管理體系中來呢,這就要公司領導來動員大家,要求大家一定要按公司的規程來辦事。執行力不是僅僅要求員工按公司的規程去做事,更重要的是在這種的規程下做事的同時,想出更好、更有效的方法。執行力度對一個企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正所謂:一流的點子和三流的執行力,不如三流的點子和一流的執行力。如果執行力度不夠就是再好的質量管理模式也不能夠有效的運行,所以我們需要著手解決執行力度低下的問題。縱觀全國中小型企業普遍存在執行力度低下的現象,其原因分析后可總結如下:
a. 制度貫徹不夠,虎頭蛇尾。
b. 管理制度不嚴謹
c. 制度本身不合理,缺少針對性和可行性。
d. 制度在執行過程中,流程不合理。
e. 工作過程中缺少良好的指導方法。
f. 工作中缺少科學的監督體制。
企業在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的同時要充分考慮以上的幾點因素,才能制定出好的管理制度,才能更有效的推動質量管理在企業中的有效運行。
從以3點可以看出:質量理念、考核制度、執行力度之間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企業在運行質量管理時要正確利用質量理念、考核制度和執行力度,不可只利用一項、二項或重點突出其中的一、二項而使它們之間失去平衡。
環境管理體系評審報告
塑料制品業環境管理體系審核作業指導書
記錄控制程序
知識管理控制程序
組織的環境、相關方分析及風險控制程序
變更管理控制程序
設計和開發控制程序
事件調查控制程序
環境因素的三種狀態、三種時態和七種…
環境保護管理體系與措施
ISO14000、ISO18000適用法律法規清單
質量管理體系運行中的問題及對策
安全生產工作的“兩大體系”
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報告
建立EHS體系需做的95件事項
5S基本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