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通過審核組現場反饋和技術委員會審核材料審定發現,審核組在進行環境管理體系現場審核時,容易忽視對污水處理過程控制和廢水排放控制以及對固體廢棄物處置的審核,特別是污染物排放量相對較多的大中型受審核組織。下面就這方面的審核內容與大家進行交流:
一、對大多數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審核來講,審核組織對污水的處理和排放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在污水排放標準方面,除了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外,國家還發布了很多行業的排放標準。如:造紙、紡織染整、味精、啤酒、肉類加工、檸檬酸、電鍍等行業均有相應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因此在審核這些專業的組織時,要注意選擇適用的標準。在現場審核時,對污水處理過程的審核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污水處理技術的主要工藝。要把污水處理廠作為一個生產車間來看待,車間原料是污水,產品是符合相關排放標準的水。應了解把污水轉換為達標水要經過幾個環節,每個環節控制的內容要求,檢驗的標準。核對污水處理工藝的執行情況及相關記錄。
2、污水處理的標準指標。受審核組織在污水處理排放時應滿足的標準指標是什么?審核員應予以注意。以造紙行業為例,國家標準規定的污水排放指標值在有制漿造紙的木漿漂白情況下COD值為400mg/L,而位于重點控制地區的某造紙受審核組織,當地環保局頒發的排污許可證要求其COD值小于100mg/L,按照當地環保部門的要求,受審核組織應執行嚴于國家標準的地方標準。在查驗污水處理的水質檢測數據時應以地方環保部門規定的標準要求為準。
3、污水排放總量是否滿足相關標準的要求。國家標準 GB 8978《污水綜合排放標準》除了規定各類水污染物排放濃度要求外,還規定了部分行業的最高允許排水量(見GB 8978《污水綜合排放標準》表3、表5)。另外在造紙、肉類加工、紡織染整、檸檬酸、味精等行業的污水排放標準中,也都明確規定了噸產品的最高排水量的指標。因此審核污水排放控制時,審核員還應注意了解受審核組織的污水排放量和水的循環使用情況。
4、污水排放去向,即受審核組織的污水排放口設置和現場排放情況。按照國家標準的規定,受審核組織的污水排放總口應設置排放口標志,目前環保部門對一些重點污水排放大戶在總排口設立了在線監測裝置,對污水排放情況進行在線監測,如造紙、屠宰、染整、制糖等行業,在總排口均可見地方環境管理部門安裝的污水在線監測裝置。審核計劃應當安排對排污口的審核時間,并去排污口進行觀察。技術委員會在對審核材料的審定時發現,審核組對總排口的審核不夠充分。
二、對固體廢棄物的管理也是環境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國家在對固體廢棄物的管理方面,發布了《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法》,該法在2004年進行了修訂。該法第三條規定:“國家對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防治,實行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體廢物和無害化處置固體廢物的原則,促進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發展。” 法規明確了國家對固體廢棄物的管理原則,一是減少總量,二是減少危害性,三是充分合理利用,四是無害化處理。審核員在審核受審核組織固體廢棄物控制情況時,也需要掌握國家的這四項原則。現在審核組普遍比較關注危廢的管理和處置,如廢棄的日光燈管、廢油棉絲、廢機油、廢油漆桶等,而對一般廢棄物如:使用廢紙作造紙原料時,分揀產生的各類廢棄物、爐渣、機械切削下來的金屬屑、餐飲業的廚余垃圾、建筑業的建筑垃圾等固體廢棄物的管理和處置關注不夠。以造紙受審核組織為例,如果是以廢紙作為造紙原料,產生的生產性固體廢棄物主要是非紙類的廢棄物,這些廢棄物中有一些可回收的材料,但大多數廢棄物是需要進行無害化處理的。如果對這些廢棄物不進行管理,任其堆積,同樣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在對這類受審核組織進行環境管理體系審核時,要關注受審核組織對所有生產性廢棄物的管理和處置情況。包括產生量、對危險廢棄物的控制、對一般固體廢棄物的控制、合理利用和無害化處置情況。
對污水處理排放管理和對固體廢棄物的控制管理是受審核組織環境管理的重點,也是環境管理體系現場審核的重點,為了確保審核的有效性,審核員一定要到污水處理現場,污水排放總口,生產性固廢堆放及處理場或垃圾場進行實地現場審核。
環境管理體系評審報告
塑料制品業環境管理體系審核作業指導書
記錄控制程序
知識管理控制程序
組織的環境、相關方分析及風險控制程序
變更管理控制程序
設計和開發控制程序
事件調查控制程序
環境因素的三種狀態、三種時態和七種…
環境保護管理體系與措施
ISO14000、ISO18000適用法律法規清單
質量管理體系運行中的問題及對策
安全生產工作的“兩大體系”
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報告
建立EHS體系需做的95件事項
5S基本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