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對公司生產和服務運行過程進行策劃和控制,確保產品生產過程處于受控狀態,保證生產正常運行和產品訂單的及時交付。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產品生產運行過程的的控制管理。
3.職責
3.1 生產部負責生產和服務提供控制的歸口管理;
3.2 生產車間負責生產和服務過程的實施管理;
3.3 動力車間負責生產設備和校準管理;
3.4 技術部負責生產工藝運行的監督管理;
3.5 質檢部負責生產實現的檢驗和質量管理。
4.工作程序
4.1 生產訂單
4.1.1 生產訂單:經營部根據顧客需要,通過OA發布信息傳遞單,調度員根據傳送的信息結合生產實際將訂單分配給相應的生產車間;車間主任根據信息傳遞單安排生產,調度員跟進車間完成情況。
4.2工藝文件和配方管理
技術部制定工藝規程,確定發放范圍,經分管副總審核,總經理批準后,發布執行,生產部文件管理員組織生產部、生產車間工藝文件發放;生產車間組織實施,生產部負責監督執行。
4.3 生產計劃
4.3.1 生產計劃由調度員負責編制,生產總監審核,生產副總審批后發布執行。并通過OA分發給經營部、財務部、技術部、質檢部、生產部及生產部各車間等部門。
4.3.2 月度生產計劃編制。生產部按照公司經營目標,根據經營部的月份實際銷售情況,于每月28日制定發布下月月度生產計劃。月度生產計劃由調度員負責編制,生產總監審核,生產副總審批后發布執行。并通過OA分發給經營部、財務部、技術部、質檢部、生產部及各車間;
4.3.3 車間生產計劃的編制。生產車間根據生產部下達的生產計劃,由車間主任負責編制車間生產計劃,生產總監審批后,通過OA發布給調度員、工藝安全員車間各班班長,并監督各班組實施。
4.4 過程控制
4.4.1 生產過程分類
本公司的生產過程分關鍵過程、特殊過程和一般過程:
a.關鍵過程:抗氧劑系列產品的投料過程為關鍵過程;
b.特殊過程:加成反應過程、酯交換反應過程、酯化反應過程、烷化反應過程;
c.其他過程為一般過程。
4.4.2 過程控制要求
a.有表述特性要求、工藝參數要求等內容的《工藝規程》;
b.使用適宜的設備并定期維修保養,確保過程能力,測量設備經校準合格;
c.操作人員、生產管理人員經過技能培訓,考試合格;
d.特種作業、特種設備、工藝人員經過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
e.操作人員嚴格執行工藝規程進行工藝參數監視和測量,依據有關規定認真填寫操作記錄,發現導常問題及時處理并上報車間管理人員;
f.操作人員、車間管理人員依據復核制度對操作過程中復核項進行復核、確認;
g.技術部、生產部工藝安全員定期對車間工藝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確保工藝規程有效的執行。
4.4.3關鍵過程控制除了滿足以上要求,還要滿足以下兩點:
a.工藝規程文件中應加有“關鍵過程”標識;
b.定人定工藝;投料時,管理人員、操作人員應同時在場。檢驗人員首先驗證所有使用產品是否合格,確認合格后管理人員依據工藝規程規定的投料量,準確稱量,操作人員按要求投料,并作好記錄。
4.4.4 生產部對特殊過程應進行能力確認,滿足下列要求時方能持續運行:
a.工藝參數由技術部評審,制定相關工藝規程;
b.運行期間,每月對特殊過程設備進行保壓試驗,測量合格并由車間主任批準;
c.操作人員經過公司組織的特殊過程技能培訓考試合格取得資格,持證上崗;
d.過程控制形成了相應的記錄。
4.4.5特殊過程再確認的時機
每年或當出現原材料變更、設備大修、人員變動、產品參數變更時應對特殊過程進行再確認。
4.5 生產分析
4.5.1 生產部制定各個車間年度、月度質量目標;
4.5.2 各車間編制車間管理制度,并每月對產品質量、環境保護、安全職業健康管理、生產計劃、節能降耗、設備運行、人員管理等工作做全面分析;
4.5.3 生產部制定與生產運行有關的管理規定,并每月對產品質量、環境保護、安全職業健康管理、生產計劃、節能降耗、設備運行、人員管理等工作做全面分析;
4.5.4 質檢部及時分析產品的質量,并將結果及時錄入ERP系統,以便相關部門查閱。
4.5.5 當生產過程中出現產品質量不穩定,質檢部應組織相關部門進行評審,生產部、技術部、各車間負責針對不符合進行全面分析,制定整改方案消除不符合。
4.6 生產設備的配備
4.6.1 根據生產能力配備適宜充分的生產裝置;
4.6.2 新建項目由建設部編制設備采購計劃,經生產部、動力車間等相關部門審核后,由總工、分管副總審核,總經理批準后,經營部組織采購;設備到貨由建設部、生產部、動力車間共同驗收;
4.6.3 日常生產、檢修需要采購設備,動力車間負責按工藝要求選擇配置申購適當的生產設備,生產設備管理按照設備管理制度相關規定制定;
4.6.4 并制定設備月、年度檢、維修計劃,對設備進行必要的維護保養,以保證持續的生產能力,同時做好設備檢查及維修保養記錄;
4.7 監視、測量設備的配備
4.7.1 動力車間依據安全生產要求、工藝控制要求,申購適宜的監視和測量設備;
4.7.2 質檢部依據產品檢測要求,配備適宜的監視和測量設備;
4.7.3 監視和測量設備的管理、購買、維護、使用、校準按監視和測量按照測量設備管理相關規定執行。
4.8 產品標識
4.8.1 技術部負責策劃產品標識使其具和可追溯性及其狀態標識,并監督執行;
4.8.2 質檢部依據產品特點及其狀態,對采購產品、過程產品、最終產品進行分類標識。
4.8.3 車間負責對領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產品、物資進行分類標識,并將其存放于指定位置。
4.8.4 相關部門負責本部門的標識的使用及管理
4.8.5 產品標識的分類及標準執行相關規定。
4.9 產品防護
在生產活動過程中,產品需要搬運、貯存時,各部門采用適宜的工具,同時做好相應的產品分類、標識、包裝,根據天氣進行遮蓋等防護措施,并貯存在規定位置。
4.10 產品的放行、交付
4.10.1 質檢部對主要生產領用原料、半成品、產品干燥前、成品入庫前分別進行檢驗或驗證,合格的通知轉序,不合格的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執行。并做好過程標識記錄。
4.10.2產品交付前,經營部依據合同要求,提前通知質檢人員和倉庫人員對庫存產品進行驗證。倉庫人員依據有關規定進行發貨,經營部應按合同規定期限按時交付產品。
4.10.3 產品交付后,經營部隨時與顧客溝通,了解顧客要求,并做好相關記錄。
4.10.4 用于周轉的單劑產品,嚴格執行入庫程序,使用車間按規定領用、標識、使用;
4.10.5 轉車間用的甲醇、甲苯等溶劑,質檢部質檢部進行檢驗或驗證,合格的通知轉序;
4.11 更改控制
4.11.1生產工藝和設備變更管理見《變更管理控制程序》。
4.11.2 人員變更
人員變更后,由人員使用部門將人員相關信息,通過OA經審批后傳遞給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各部門根據人員情況制定實習計劃;各車間根據頂崗培訓流程,經培訓考核合格后上崗;
5.相關文件和記錄
5.1 產品標準
5.2 工藝規程
5.3 安全操作規程
5.4 產品標識規定
5.5 設備管理制度
5.6 過程確認記錄、操作記錄等
環境管理體系評審報告
塑料制品業環境管理體系審核作業指導書
記錄控制程序
知識管理控制程序
組織的環境、相關方分析及風險控制程序
變更管理控制程序
設計和開發控制程序
事件調查控制程序
環境因素的三種狀態、三種時態和七種…
環境保護管理體系與措施
ISO14000、ISO18000適用法律法規清單
質量管理體系運行中的問題及對策
安全生產工作的“兩大體系”
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報告
建立EHS體系需做的95件事項
5S基本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