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是經濟運行的命脈。當前,加強港口文化建設,以文化促進港口發展,實施文化強港戰略,則蘊含著深遠的理性思考,彰顯出鮮明的時代特征。通過加強港口文化建設,是整個隊伍在先進的文化氛圍內增強向心凝聚力,促使經濟社會在人本光芒下迸發更大的活力,對于推動我國港口又快又好地發展,實現“十一五”港口發展目標具有身份重要的時代意義。
一、加強文化建設是推進港口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
1.文化的內涵支撐是港口行業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
要深刻認識到先進文化是港口發展的持久推動力,文化是港口發展的內涵支撐。港口發展必須要有和諧、人文等先進文化的內涵支撐才會具有鮮活生命力;港口發展必須要有依靠人、尊重人、關心人、提升人的文化內涵支撐才會擁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因此,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立足于改革開放和港口建設發展的實踐,著眼于世界港口文化發展的前沿,傳承民族文化和港口文化傳統,積極推進文化創新,大力建設和發展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港口文化,為港口發展提供持續不斷的文化動力,推動港口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2.構建發展戰略文化是港口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追求
港口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在先進的戰略思想指導下,以創新的戰略思維制定港口的發展戰略;需要有港口人強大的凝聚力和執行力保障發展戰略的貫徹實施;更需要港口人的創造力和活力為港口發展賦予能夠不斷適應變化、自我更新的鮮活生命力。港口發展戰略的制訂、實施、推進、調整都離不開發展戰略文化的強有力支撐。發展戰略文化就是以港口核心理念為主導,代表未來制定港口發展戰略的一種文化。發展戰略文化能夠增強港口發展的前瞻性、科學性、有序性和指導性,對實現港口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我們應緊緊圍繞發展這個主題進一步豐富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構建形成“以未來指導現在,以現在創造未來”的發展戰略文化,并將構建發展戰略文化作為港口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追求,促成發展戰略的高質量生成和順利實施,帶動科技創新、管理創新、體制創新,促進觀念更新,實現戰略轉變,保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濃厚氛圍,增強港口發展戰略走向的正確性和走勢的強勁與持久性,最直接、最有力地保障和促進港口的持續發展。
3.文化推進是建設創新型港口又快又好發展的有效途徑
創新是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重要途徑。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大力倡導創新精神,培育創新意識,提升創新能力。文化建設是推進實現創新的有效途徑。
創新是港口發展的靈魂、動力和源泉,也是實現“十一五”發展目標的重要條件。港口要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需要有創新的思維、創新的理念以引導形成創新的發展思路;需要將創建創新型港口與學習型港口有機結合,使港口行業形成一個創新生態系統,蘊育出具有成長性和適應性的創新文化,以敢于創新的勇氣和蘊育創新的智慧推動創新型港口又快又好的發展;需要以文化戰略打造特色港口文化,創建和諧港口、綠色港口、平安港口、品牌港口、活力港口,以特色港口文化的創新提升給港口又快又好發展提供豐富的文化內涵支撐。
二、加強文化建設是促進港口文明建設的戰略舉措
1.用服務文化提升港口的精神文明建設
港口是一個服務性很強的行業。港口行業與國民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港口工作的著眼點就是要了解和掌握國民經濟發展對港口的需求。港口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港口的發展必須圍繞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好務這個中心。通過加強港口服務文化建設,可建立更好地滿足港口服務對象需求的工作導向,樹立服務意識,提升服務品質,提升職能部門和執法部門的服務效能,創造并提升嶄新的、健康的港口文明精神風貌,使全社會受益。
2.用廉政文化促進港口的政治文明建設
港口廉政文化的重要領域是港口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我們要從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出發,從港口事業的健康發展出發,充分認識到治理商業賄賂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治理商業賄賂的政治責任感。一方面,要繼續推進懲防體系的完善和實施,讓想犯罪的人犯不了罪;另一方面,要通過加大廉政文化的建設力度充分發揮廉政文化對人的行為的引導和約束能力,讓有機會犯罪的人不想犯罪。因此,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對于培養提高港口政治文明建設責任主體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先進的價值觀、榮辱觀,促進港口的政治文明建設的不斷進步具有重要的基礎推動意義。
3.以品牌文化推進港口的物質文明建設
港口品牌文化建設需要從打造中國港口這個大品牌到打造港口系統內部的行業品牌、地區品牌、產品品牌、服務品牌、領導品牌、員工品牌等方面以系統的建設思路進行全面的規劃設計。在品牌文化建設中,要給港口注入人文內涵,建設人文港口、平安港口;給港口注入生態、綠色的內涵,建設和諧港口、生態港口、環境友好型港口。加強港口品牌文化建設,強化品牌意識,不僅有利于提升港口執法、建設、服務等工作質量的提高,提升港口的信譽度和美譽度,樹立港口良好的公眾形象;而且其先進的理念、創新的思路有利于推進港口物質文明建設。
三、加強文化建設是落實實踐以人為本思想的必然選擇
1.以文化管理提升港口管理綜合效能
文化管理是一種現代管理方式,是把培育社會主義、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價值觀作為管理體系的主導性措施,通過文化建設,增強內部凝聚力和外部競爭力,充分發揮精神、文化因素對于制度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的作用和反作用。文化管理的突出特點就是以人為本。文化管理不是狹隘的非制度管理,也不僅僅是對制度管理的輔助和缺陷彌補,而是要通過人的自覺行動滲透在各個領域、各個方面的靈魂主線來加強管理,透過文化的視角從深層次上解決管理中的問題,提升管理的綜合效能。
在港口管理中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就是要重視人的需要,尊重人才,搭建員工發展平臺,開發人力資源,挖掘員工潛能,增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和使命感、責任感,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團隊精神,達到員工價值體現與港口跨越發展的有機統一,形成自主管理、自我完善、自覺創新的新境界。
2.以安全文化促進和諧港口建設格局
港口的行業特點決定了加強港口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安全文化以保護人在從事各項活動中的身心安全與健康為目的,以大安全觀、大文化觀為基礎,由“要你做”轉向自覺的“我要做”,是人們實現安全、健康、舒適、長壽的精神和物質的雙重保障,使一種愛人文化,反映出國家、社會對安全的態度、價值取向和方法的應用。
安全體制的變革實質是安全及價值觀的轉變和安全意識的增強。因此,打造平安港口,建設和諧港口,應進一步加強港口安全文化建設,積極促進安全價值觀的轉變,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安全建設思想,為港口事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3.用“以人為本”思想加速港口人的全面發展
只有加速港口人的全面發展,為港口人的自我價值實現提供公平的機會和激勵的機制,使港口人的自我價值追求融人到發展當中,使港口成為港口人自我價值的實現和展示的舞臺,港口發展才能夠獲得持久的活力和根本的動力。為此,要通過港口文化建設將以人為本的思想融入交通發展的各個環節,以文化教育人、塑造人、激勵人,立足于全面提高港口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等綜合素質,結合港口實際,從思想上、組織上、作風上、制度上人手,著力建設一支自覺奉獻、勇于創新、拼搏進取、團結協作的職工隊伍;建設一支熱情服務、作風嚴明、素質過硬、嚴格執法的行政執法隊伍;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求真務實、廉潔高效、執政為民的領導干部隊伍,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港口人,以實現港口人的全面發展促進港口的跨越發展。
四、加強港口企業文化建設是促進港口發展的重要基礎
加強港口企業文化建設,對于推動港口企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港口企業是港口系統的細胞組成,港口企業文化是港口文化的重要構成因子。因此,大力推進港口企業文化建設是促進港口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港口企業文化建設具有四個層面:
1. 總結提煉港口企業精神文化
總結、提煉、升華形成精神理念是推進港口企業文化建設的首要環節。精神文化是港口企業文化的核心層。包括企業精神、企業經營哲學、企業道德、企業價值觀念、企業風貌等內容,是企業在實踐過程中形成的群體意識。港口企業精神文化可以激發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增強企業的活力,是構成港口企業文化的基石。
2. 完善規范港口企業制度文化
完善理順制度文化是推進港口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環節。制度文化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機制和載體。因此,完善規范港口企業制度文化對港口企業精神文化具有固定和傳遞功能,搞好港口企業制度文化建設是港口企業健康發展的可靠保障。
3. 構建形成港口企業行為文化
規范形成港口企業的行為文化是港口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港口企業行為文化是港口企業的精神文化在實踐中的動態體現,是企業員工在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影響作用下形成的行為習慣。構建形成港口企業行為文化能夠在向社會提供服務的同時,折射出港口企業精神和企業價值觀等精神文化,傳播港口文明,樹立港口企業的文明形象。
4. 配套完善港口企業物質文化
創建企業的物質文化是企業文化建設的現實目標。物質文化是企業文化的最表層文化。配套完善港口企業物質文化,就是要使質量觀和審美觀相互協調,使港口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具備效用性和審美性的統一,使客戶既獲得效用的滿足,又獲得享受美感的愉悅。
《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在…
ATO列車惰行模式節能應用研究
高速鐵路建設視頻數字化監控管理系統…
拱頂土壓對深埋重載鐵路隧道襯砌結構…
杭州地鐵車站節能現狀與舉措
基于多監測及預警要素的地鐵工程安全…
基于信息流的城市軌道交通應急管理研究
接入網技術在鐵路通信中的應用研究
淺談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的安全管理
城市軌道交通在國外的發展現狀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其預防對策
淺談如何做到安全文明駕駛
疲勞駕駛的產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人為因素對船舶的安全和影響
淺析地鐵中的安全問題
論城市軌道交通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