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道路交通事故的預防是一個系統工程,文章以2004年全國道路交通事故為例,分別從人、車、路及環境四個方面分析了影響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降低和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確保行車安全的相應措施
【關鍵詞】交通事故;成因分析;預防措施
?1 引言
道路交通事故是所有國家都面臨的一個嚴重的問題。據世界衛生組織2004年的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每年大約有120萬人死于交通事故,另有大約5000萬人因交通事故而受傷。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事故預防措施,交通事故致人死傷的人數在今后20年中將增長65%,遠遠高于艾滋病、瘧疾等疾病。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交通事故的“罪魁”是酒后駕車,而后依次為超速、不系安全帶、路況差、汽車性能不佳、交通違章和缺乏緊急醫療救護。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道路通車里程逐年增長,機動車保有量不斷增加,道路交通事故也呈逐年增長趨勢。根據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統計,交通事故起數從1986年的29萬起上升到2002年的77萬多起,年均增長6.3%。死亡人數由5萬人上升到10.9萬人,年均增長5%。2004年全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56.77萬起,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9.92萬人,受傷45.18萬人,直接經濟損失27.7億元。雖然道路交通事故四項指標比上年有所下降,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上升18.3%。2004年全國特大惡性道路交通事故大幅上升,全國共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群死群傷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55起,造成852人死亡、877人受傷。與上年相比上升幅度較大,事故起數上升34.1%,死亡人數上升32.1%,受傷人數上升54.7%。2000年至2004年,平均每年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40起左右。我國部分年份道路交通事故四項指標統計數字如表1所示。
表1? 我國部分年份道路交通事故四項指標統計
?
年?? 份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事故次數(萬起) | 75.5 | 77.3 | 66.8 | 56.77 |
死亡人數(萬人) | 10.6 | 10.9 | 10.4 | 9.92 |
受傷人數(萬人) | 30.0 | 56.2 | 49.4 | 45.18 |
直接經濟損失(億元) | 30.9 | 33.2 | 33.7 | 27.7 |
針對我國道路交通事故面臨的嚴峻形勢,筆者認為,應當從道路交通事故的影響因素分析入手,研究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的有效措施。
2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交通事故是在特定的交通環境影響下,由于人、車、路、環境諸要素配合失調偶然發生的。因此,分析交通事故成因最主要的是分析人、車、路、環境對交通事故形成的影響,可用下式來描述事故的產生:A=f(P,V,R,E)。式中:A為發生交通事故行為;P為影響交通安全的人力因素;V為影響交通安全的車輛因素;R為影響交通安全的道路因素;E為影響交通安全的環境因素。
2.1 人的因素
人是影響交通安全最活躍的因素。在人—車—路—交通環境構成的體系中,車輛由人駕駛,道路由人使用,交通環境要有人的管理。因此,對交通安全的研究應對人以足夠的重視。據近年來統計,人的因素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由此造成的交通事故約占總事故的95.30%,其中機動車駕駛員的過失造成交通事故的占87.5%,非機動車駕駛員占4.7%,行人、乘客占5.19%,其他人員占2.63%。分析歷年交通事故原因可以發現,駕駛員的違章操作和失誤是引發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2003年由于駕駛員的原因造成的傷亡人數見表2所示。
據公安部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全國發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機動車駕駛人違法行為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其中超速行駛、占道行駛、無證駕駛、酒后駕駛、違法超車、疲勞駕駛等原因造成的人員死亡比較突出。統計數據同時表明,超速行駛、客貨運輸、無證低齡駕駛、夜間行駛成為馬路四大“殺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有一半以上系因無證駕駛人、低駕齡駕駛人交通肇事所致。 2004年交通事故主要原因統計分析如表3所示。
表2? 2003年交通事故主要原因統計分析
?
事故原因 | 無證 駕駛 | 超速 行駛 | 疏忽 大意 | 措施 不當 | 酒后 開車 | 疲勞 駕駛 | 違章 穿行 |
死亡人數(人) | 20673 | 19741 | 15993 | 15234 | 12157 | 12052 | 13150 |
受傷人數(人) | 89572 | 88180 | 69338 | 83060 | 71655 | 71397 | 88798 |
?
表3? 2004年交通事故主要原因統計分析
?
事故原因 | 超速行駛 | 客貨運輸車輛肇事 | 無證駕駛人駕駛機動車肇事 | 3年以下駕齡駕駛人肇事 | 夜間行駛事故 |
死亡人數(人) | 18410 | 41306 | 22371 | 33986 | 48870 |
占死亡總數 | 17.2% | 38.6% | 20.9% | 31.7% | 45.6% |
?
另外,非機動車騎乘人員和行人缺乏交通安全意識,自我防范意識差,無視交通規則。如在非人行橫道橫穿公路、與機動車輛搶行、貪圖方便而破壞護欄等現象時有發生,乘客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向窗外亂拋廢棄物、在非公交站點攔截車輛、與駕駛員爭論是非等,從而引發的交通事故也為數不少。2004年因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乘車人及其他人員過錯導致的交通事故35114起,8920人死亡,29518人受傷,分別占總數的6.8%、8.3%、6.1%。所以,人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行為的改善是提高交通安全水平、減少交通事故的決定性因素。
《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在…
ATO列車惰行模式節能應用研究
高速鐵路建設視頻數字化監控管理系統…
拱頂土壓對深埋重載鐵路隧道襯砌結構…
杭州地鐵車站節能現狀與舉措
基于多監測及預警要素的地鐵工程安全…
基于信息流的城市軌道交通應急管理研究
接入網技術在鐵路通信中的應用研究
淺談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的安全管理
城市軌道交通在國外的發展現狀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其預防對策
淺談如何做到安全文明駕駛
疲勞駕駛的產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人為因素對船舶的安全和影響
淺析地鐵中的安全問題
論城市軌道交通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