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了防御和減輕地震災害,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本省行政區域內的防震減災活動。
第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防震減災工作的領導,將防震減災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健全防震減災工作體系,完善防震減災工作責任制,加強防震減災工作機構和隊伍建設。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防震減災工作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并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防震減災投入增長機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門以及發展和改革、城鄉規劃、建設、財政、民政、衛生計生、公安、水利、交通運輸、國土資源、教育、海洋與漁業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共同做好防震減災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做好抗震設防、應急處置、應急救援演練、信息報送、防震減災知識宣傳等工作,并明確相應的兼職人員。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抗震救災指揮機構負責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本行政區域的抗震救災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抗震救災指揮機構的日常工作,由本級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承擔。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鼓勵、引導、規范社會組織和個人開展地震群測群防,參與地震應急基礎設施建設,參加抗震救災志愿服務。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逐步提高防震減災科學技術研究經費投入,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社會組織開展防震減災科學技術研究,推廣應用先進的防震減災科學技術。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根據上一級防震減災規劃和本地實際情況,編制本行政區域的防震減災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門備案。
防震減災規劃應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等規劃相互銜接。
第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地震監測預測工作,完善地震監測系統、烈度速報系統,提高地震監測預測能力和水平。
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地震監測信息共享平臺,為社會提供服務。
第八條 全省地震監測臺網由省級地震監測臺網和市、縣級地震監測臺網(站)組成,實行統一規劃,分級、分類管理。
省級地震監測臺網和市、縣級地震監測臺網(站)建設、運行和維護的經費,按照事權與財權相統一的原則,列入財政預算。
第九條 大型水庫、核電站、跨海跨江特大橋梁、城市軌道交通等重大建設工程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地震監測管理條例》的規定,建設專用地震監測臺網或者強震動監測設施。
專用地震監測臺網、強震動監測設施的建設應當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保證建設質量。專用地震監測臺網、強震動監測設施的運行、管理由建設單位或者管理單位負責,并接受地震工作主管部門的指導。
專用地震監測臺網、強震動監測設施的管理單位應當向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門實時傳輸監測數據。
第十條 沿海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海洋與漁業主管部門、海事管理機構建立海域地震信息通報制度。
海域地震發生后,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應當立即向同級海洋與漁業主管部門和當地海事管理機構通報情況。
第十一條 一次性齊發爆破用藥相當于四千千克梯恩梯炸藥當量以上的爆破作業,爆破單位應當在實施爆破作業四十八小時前,將爆破地點、時間以及用藥量書面報告爆破作業實施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門。
第十二條 單位和個人觀測到可能與地震有關的異常現象,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門報告。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當立即登記、組織調查核實,并及時予以回復。
第十三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地震預報意見由省人民政府按照國家規定程序統一發布。
新聞媒體刊登、播發地震預報消息,應當以國務院或者省人民政府發布的地震預報意見為準,并注明發布主體。
第十四條 設區的市和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所在地的縣(市)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應當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開展地震斷層活動性探測工作,并將探測結果書面通報同級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和當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在地質勘查過程中,發現地質斷層的,應當及時將有關情況通報同級地震工作主管部門。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依據地震斷層活動性探測結果,在城鄉規劃中明確建設工程的避讓措施或者工程性防御措施。鄉村公共設施項目和統一規劃建設的村民住宅的選址應當避開地震活動斷層。
第十五條 下列區域所在的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安排必要的經費和技術力量,組織制定地震小區劃圖:
(一)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內的城市、鎮規劃區;
(二)位于地震活動斷層等復雜地質條件區域內的城市、鎮規劃區;
(三)需要開發利用但現有地震資料無法確定抗震設防要求的海島、海域等區域。
第十六條 新建、擴建、改建建設工程,應當達到抗震設防要求。
下列重大建設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應當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并按照經審定的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所確定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
(一)核電站和核設施建設工程;
(二)特大橋梁,長度大于一千米的隧道,大型、特大型火車站,一級汽車客運站,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運輸機場,五萬噸級以上港口工程(碼頭、泊位等);
(三)大型水庫的大壩和城市上游的一級擋水壩,裝機容量一百萬千瓦以上的火電廠、三十萬千瓦以上的水電廠及其變電站,五百千伏以上的樞紐變電站;
(四)省、設區的市廣播電視中心主體工程,總發射功率大于二百千瓦的廣播電視發射塔,通信樞紐的程控機主樓、應急通信指揮用房;
(五)大中城市主要供電、供水、供氣、輸油管(網)的調度控制工程,三級以上醫院的門診樓、病房樓,省、設區的市急救中心、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和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
(六)大型海洋平臺,五萬噸級以上大型船塢項目;
(七)高度超過一百米的建筑工程,一千二百座以上影劇院、會堂,四萬座以上體育場,六千座以上體育館,屬于超限建筑且單體面積超過三萬平方米的商場、會展中心;
(八)大型化工廠和煉油廠、重要貯油貯氣工程、大型長線輸油輸氣管道輸送設施等易燃、易爆、有劇毒物質的建設工程;
(九)法律、法規和省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需要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的工程。
浙江省安全生產條例【2022年修訂】
湖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規定
浙江省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條例
浙江省交通建設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管…
浙江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管理條例
浙江省糧食安全保障條例
浙江省無人駕駛航空器公共安全管理規定
浙江省公路條例
浙江省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
浙江省煙花爆竹安全管理實施細則(試…
浙江省安全生產培訓管理實施細則
浙江省森林消防條例
浙江省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管…
浙江省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實施辦法
浙江省消防條例
浙江省道路運輸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