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的生產中,任何人都不愿意發生工傷事故,包括管理人員和操作工人。但是,事故往往在違背人們意志的情況下頻頻發生,有的企業,在其設備、場地、環境、物流等本質安全狀態下,仍然有事故發生。究其原因,是人的問題。通過發生事故的五大因素,人、機、料、法、環來分析,最大的不安全因素是“人”,機器、材料、方法、環境是靠“人”去操作,選擇、運用和改造。盡管通過安全性評價,解決了或者說消除了物和環境的不安全因素,但是,在生產活動中,人們不保持它,仍然會改變,由安全狀態為不安全狀態,出現違反人的意愿的情況和現象。
無論管理人員或操作工人,安全常識欠缺,技術水平低下,自我防范意識淡薄,不良習慣操作,精神狀態疲倦等,都是“人”這個不安全因素產生事故的根源。因此解決了人的問題,也就解決了安全生產的根本問題。要解決人的問題,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強化教育
教育應分對象和層次。所謂對象,即分領導管理層和操作工人群體。所謂層次,即不同的對象應該掌握了解安全知識和常識的深度和范圍。作為領導管理層,其掌握的安全知識應該比生產工人廣泛,應該了解國家和企業的安全方針、法規和制度,應該具備有發現、制止工人違章現象和事故隱患的能力,同時應具備組織對隱患整改的意識和水平。特別是領導者應該深刻地意識到,為了順利進行有效的生產,如同需要生產管理一樣,也需要安全管理,“管生產必須管安全”不是一句空話。管理管理,不但要管,更重要的是理,理順安全與生產的關系。安全二字,不能只停留在會議上、標語口號上,更重要的是落實在領導者的行動上。從廠長,車間主任,班組長及一般管理人員,只要在生產現場,就應該負有發現隱患,制止違章,整改隱患的責任,深刻地意識到安全與提高生產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對生產工人,重要的是通過教育、培訓,提高技術水平和本工種崗位的安全操作知識,進行規范作業,自覺遵守工藝守則和安全操作規程。在群體作業中,服從指揮。在特種作業中,應該了解其危險性,做到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同時對工人要講明,不能圖一時的方便、一時的懶惰去違章作業。發生事故最大的受害者,不是企業,而是本人。通過對各個層次職工的強化教育,安全生產的觀念和安全知識深入到每個人心中,就能創造一個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就能抵制管理層的違章指揮和減少操作者的違章作業,從而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工傷事故。國家有關部門制定的新職工進廠三級教育,特種作業人員培(復)訓教育,中層以上干部教育,班組長教育,安員教育,換崗、復工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方式。通過這些教育,使安全知識和安全意識在全體職工的行為中得以強化,形成一個人人講安全,人人抓安全,人人管安全的局面,使安全管理覆蓋到整個生產管理的全過程中去。
事故調查應遵循原則
有關事故責任追究的規定
有關事故處理的規定
事故隱患排查與治理
安全生產事故法律責任追究
傷亡事故的統計
事故原因的分析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與處理
安全生產事故分類
事故分類與分級
造成安全生產事故的主要原因
安全生產事故的處理與整改措施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制度
我國關于事故類別的分類
工傷事故定義、范疇、分類及原因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詢問筆錄制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