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頒布了ISO14001、ISO14004等5個標準,同年,被我國等同轉化為國家標準。原國家環境保護局適時組織開展環境管理體系試點認證工作,建立了中國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制度。
ISO14000系列標準是一套體現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先進的管理標準,同時也是實施清潔生產的具體方法和手段,實施該標準的根本目的,是通過它與貿易的緊密聯系,吸引和引導企業自愿建立環境管理體系并有效實施,提高企業或組織的環境管理水平,減少污染物產生與排放,合理利用能源、資源,最終改善區域環境質量狀況。
ISO14000標準對我國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工作起到了推動作用
10年來ISO14000標準的推行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管理實踐證明,它的實施對于推動我國環境保護工作、促進可持續發展有較大作用。其作用主要體現3個方面。
一是促進企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ISO14000系列標準強調從加強環境管理入手,促使企業把環境保護納入其總體管理方針與目標,充分考慮其活動、產品或服務的各個環節所包含的環境因素,找出具有重大環境影響的因素,控制并降低其環境負面影響。它為促使企業充分、合理地利用資源與能源,保證在最低消耗下來完成其生產或活動過程,為企業降低成本、減少廢物產生與污染物排放提供了一套系統的管理工具。正確實施ISO14000系列標準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有效地推動了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促進了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
二是推動了清潔生產的發展。清潔生產是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和使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重要手段。我國《清潔生產促進法》規定,超標和超總量的企業、使用和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的企業都必須強制實施清潔生產審核。在近期,提高原材料、能源利用率,在生產過程中預防污染的產生,實行生產全過程控制是實施清潔生產戰略的目標。建立和運行環境管理體系則為這一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ISO14001從管理體系的高度強調了污染預防,在環境方針、環境因素識別和評價、運行控制、糾正與預防措施等體系要素中都貫穿了污染預防的原則。按照這一原則建立起的環境管理系統,推動企業從根本上實現污染預防和環境行為的持續改進,推動了企業開發清潔產品、采用清潔工藝、采用高效設備、綜合利用廢物的工作。
三是通過深化環境管理,協調政府職能與企業自主管理的關系。ISO14000系列標準要求企業將遵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承諾納入其環境方針,作為企業活動的指導思想。這就將環境守法行為變被動執行為主動遵守。
各級環保部門在推進ISO14000系列標準工作中,積極研究我國現行的環保制度如環境影響評價、“三同時”制度等與ISO14000標準實施的結合問題,其中部分研究成果已經在日常的環境管理工作中予以推行。例如,曾經廣泛實施的由地方環保行政主管部門為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企業出具環境保護守法證明,設立現場觀察員等措施,為中國的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規范發展起到了有效的促進作用,也是認證工作與日常環境保護行政管理、行政執法有機結合的良好范例。
環境管理體系評審報告
塑料制品業環境管理體系審核作業指導書
記錄控制程序
知識管理控制程序
組織的環境、相關方分析及風險控制程序
變更管理控制程序
設計和開發控制程序
事件調查控制程序
環境因素的三種狀態、三種時態和七種…
環境保護管理體系與措施
ISO14000、ISO18000適用法律法規清單
質量管理體系運行中的問題及對策
安全生產工作的“兩大體系”
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報告
建立EHS體系需做的95件事項
5S基本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