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管理體系與措施
(一)、安全目標
安全目標:創建文明工地。
1、安全保障組織機構
2、人員配置;安全保障小組由項目經理任主任,項目總工程師、項目副經理擔任副主任,工程管理部、安全檢查室、物資設備部、綜合辦公室負責、各專業施工項目經理任成員,各工區有專職安全檢查工程師,各班有兼職安全檢查員,所有施工人員參與施工安全檢查,以達到保障安全之目的。
(二)、安全管理體系
中標后,我單位將迅速組建項目經理部,項目部成立安全保障領導小組,項目經理任組長,項目副經理及總工程師任副組長,成員由安全、施工、技術、設備、計劃、財務等部門負責人及各施工隊長組成,其中:
項目經理對本段工程安全承擔主要責任,施工隊長對施工安全負直接責任,安全保障領導小組負責定期安全檢查、召開安全分析會議,分析安全保障計劃的執行情況,及時發現問題,研究改進措施,積極推動項目經理部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開展。
(三)、安全保證措施
1、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強化全員安全意識,建立安全保證體系,使安全管理制度化,教育經常化。
2、在安排、檢查、落實施工任務的同時,必須兼顧和保證安全工作,把安全貫穿于施工全過程。
3、堅持定期的安全教育、講話和檢查制度,設立安全監督崗,支持和發揮兼、專安全人員的作用。
4、施工中臨時結構必須向員工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對大型臨時結構須進行安全設計和技術鑒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5、用電線路架設應符合規定要求,配電箱和閘刀盒應上鎖,室外配電箱和閘刀盒應有良好的防護措施。
6、加強運輸及施工車輛的管理,經常檢查其車輛,嚴格禁止帶病作業。
7、開工前,組織廣大干部職工認真學習《安規》,并定期進行安全考試,使大家熟悉和掌握安全生產的各項規定,各專業工種作業人員,必須經專業培訓和考試,合格后方準獨立操作。
8、當發現量測數據有突變或異變時,及時通知現場負責人,并采取應急措施,保證施工作業安全。
9、有關工種操作人員配發專用防護用品,如安全帽、焊工手套、護腳、絕緣鞋、安全帶等。
10、防火、防爆及危爆物品管理措施
11、清除一切可能造成火災、爆炸事故的根源,嚴格控制火源、易燃、易爆和助燃物。
(四)、勞動安全措施
1、制定安全作業規章制度,在施工中做到各項工作有章可循。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車輛運輸安全作業制度;
(2)用電安全須知及電路架設養護作業制度;
(3)各種機械的操作規則及注意事項;
(4)有關勞動保護法規的執行措施;
(5)各種安全標志的協調規則及維護措施。
2、深化安全教育,強化安全意識。施工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牢記“安全第一”的宗旨,安全員堅持持證上崗。
3、推行安全標準化工地建設,抓好現場管理,搞好文明施工。易燃易爆品妥善保管,工程材料的合理堆放,各種交通、施工信號標識完備, 供電線路要暢通、架設正確。施工現場緊張有序,施工工序有條不紊。文明施工,安全生產。
4、加強班組建設。選好班組長、安全員,執行“三工、三檢”和“周一”安全互檢,集思廣益,發現問題,找出隱患,杜絕“三違”,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5、認真實施標準化作業,嚴格按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施工,嚴肅勞動紀律,杜絕違章指揮與違章操作,保證防護設施的投入,使安全生產建立在管理科學、技術先進、防護可靠的基礎上。
(五)、交通安全措施
1、加強機械車輛駕駛人員安全教育,嚴禁無證操作;
2、各類機械要嚴格管理,經常檢查制動和運轉部分情況,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3、施工便道和已有道路交匯處,要引起足夠重視,設立安全監督崗,專人指揮施工車輛
二、環境保護管理體系與措施
1、環境保護機構及目標
(1)成立以項目經理任組長的環境保護領導小組,配各一定的環境保護設施和技術人員,認真學習環境保護知識,共同搞好環境保護工作。
(2)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對容易引起環境污染的各種渠道嚴格控制。
2、環境保護措施
(1)一般措施
① 重視環保工作
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時,把環保工作作為施工組織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并認真貫徹執行。
② 加強環保教育
組織職工學習環保知識,強化環保意識,使大家認識到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③ 貫徹環保法規
認真貫徹各級政府的有關環境保護方針、政策法令,結合設計文件和工程特點,及時提報有關環保設計,切實按批準的文件組織實施。
④ 強化環保管理
定期進行環保檢查,及時處理違章事宜,主動聯系環保機構,請示匯報環保工作,做到文明施工。
⑤ 美化施工場地
場地廢料、土石方廢方處理,應按設計要求按工程師指定地點處理,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排水通道暢通,工地干凈衛生。施工中還應盡量減少對周圍綠化環境的影響和破壞。
⑥ 消除施工污染
施工廢水、生活污水不得污染水源、道路,采用污水處理池進行處理。工地垃圾及時運往指定地點深埋,清洗集料機具或含有沉淀油污的操作用水采用過濾的方法或沉淀池處理,使生態環境受損減到最低程度。
⑦ 工程車輛通行時,及時向當地交通部門辦理手續,征得同意后,方能上路,拉運土方的車輛采用密閉式自卸車,以防土塊灑落,污染路面。
⑧ 隊建設施工中及時、經常與當地政府、環保部門聯系,征求他們的意見,作好環境保護工作。
(2)水環境保護措施
① 施工廢水、生活污水經污水處理池進行處理,不得直接排入污水管道。
② 清洗骨料的水和其它施工廢水,采取沉淀池處理達到排放標準后方可排放,避免污染周圍環境。
③ 施工機械的廢油廢水,采用隔油池等有效措施加以處理,不得超標排放。
④ 生活污水采取二級生化或化糞池等措施進行凈化處理,經檢查符合標準后方準排放。
(3)大氣環境及粉塵的防護措施
① 在設備選型時選擇低污染設備,并安裝空氣污染控制系統。
② 在運輸棄土等易飛揚物料時用密閉式自卸汽車,并裝量適中, 不得超限運輸。
③ 配備專用灑水車,對施工現場和運輸道路經常進行灑水濕潤,減少揚塵。
④ 對汽油等易揮發品的存放耍密閉,并盡量縮短開啟時間。
⑥ 在有粉塵的作業環境中作業,除灑水外,作業人員還必須配備勞保防護用品。
(4)固體廢棄物的處理
① 生活區和施工現場的生活垃圾,應集中堆放。
② 施工和生活中的廢棄物也可經當地環保部門同意后,運至指定地點,此外,工地設置能沖洗的廁所,派專門的人員清理打掃,并定期對周圍噴藥消毒,以防蚊蠅滋生,病毒傳播。
③ 報廢材料或施工中返工的挖除材料立即運出現場并進行掩埋等處理。對于施工中廢棄的零碎配件,邊角料、水泥袋、包裝箱等及時收集清理并搞好現場衛生,以保護自然環境與景觀不受破壞。
(5)降低噪音措施
① 對使用的工程機械和運輸車輛安裝消聲器并加強維修保養,降低噪音。
② 機械車輛途經居住場所時應減速慢行,不鳴喇叭。
③ 在比較固定的機械設備附近,修建臨時隔音屏障,減少噪音傳播。
④ 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時間,盡量降低夜間車輛出入頻率,夜間施工不得安排噪音很大的機械。
⑤ 適當控制機械布置密度,條件允許時拉開一定距離,避免機械過于集中形成噪音疊加。
(6)生態環境的保護措施
植被及地下水資源的保護是施工中的環保重點。
① 采用各種方式宣傳《水土保持工作條例》等法規,使職工自覺遵守法律規定。
② 保護原有植被。對合同規定的施工界限內、外的植物、樹木等盡力維持原狀。
③ 施工便道、施工工柵及作業場地的設置要盡量維護自然面貌,以保護植物。
④ 營造良好環境。在施工現場和生活區設置足夠的臨時衛生設施,經常進行衛生清理,同時在生活區周圍種植花草、樹木,美化生活環境。
⑤ 工程完工后,及時進行現場徹底清理,并按設計要求采用植被覆蓋或其它處理措施。
。
環境管理體系評審報告
塑料制品業環境管理體系審核作業指導書
記錄控制程序
知識管理控制程序
組織的環境、相關方分析及風險控制程序
變更管理控制程序
設計和開發控制程序
事件調查控制程序
環境因素的三種狀態、三種時態和七種…
環境保護管理體系與措施
ISO14000、ISO18000適用法律法規清單
質量管理體系運行中的問題及對策
安全生產工作的“兩大體系”
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報告
建立EHS體系需做的95件事項
5S基本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