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進入夏季,大部分地區氣溫都較高,一般都在35℃左右,最高時甚至可達40℃以上,并且時逢多雨。這種高溫多雨天氣給汽車安全行駛帶來許多不利影響,處理不好,常會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為此,了解和掌握高溫環境下汽車行駛的特點并采取有效措施應對,是確保汽車安全行駛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本言文對此進行探討,供業內人干閱鑒。
1、高溫環境下行車的基本特點及對安全的影響
1.1、高溫使發動機充氣系數下降
高溫條件下,因空氣密度減少,氣缸里的充氣量亦相應減少,致使充氣系數下降,從而導致發動機功率下降,車輛行駛無力。試驗表明,當氣溫由15℃上升至40℃時,發動機的功率下降6%~8%。這種情況,需要駕駛員根據氣溫變化不斷加油以保持正常功率,從而加大了工作強度,時間長了,易產生疲勞情緒,對安全行駛極為不利。
1.2、高溫使可燃混合氣燃燒發生異常
大氣溫度的升高,使進入氣缸的混合氣溫度也盯應升高,發動機的溫度則更高,會使窗竄入氣缸中的潤滑油在高溫缺氧的情況下生成膠質和積炭。積炭積存于活塞頂部、燃燒室壁、氣門頂部和火花塞上,形成熾熱點,引起發動機熾熱點火,便會產生自燃或爆燃,防止不力,會引發事故。
1.3、高溫使供油系統產生氣阻
供油系統受熱后,部分汽油蒸汽以氣體狀態存于油管與汽油泵中,不僅增大了汽油流動阻力,而且由于氣體的可縮性,使汽油泵出油管中的汽油蒸汽隨汽油泵的脈動壓力不斷被壓縮和膨脹。這樣時間一長就破壞了汽油泵吸油過程中所形成的真空度,造成發動機供油不足或中斷,形成供油系統氣阻,造成汽車不能正常行駛,易使駕駛員產生急躁情緒而釀發事故。
1.4、高溫使潤滑油發生質變并燒損
高溫條件下運轉中的發動機,其潤滑油的抗氧化安定性變壞,加劇了其分解、氧化和聚合。同時,干燥空氣中的灰塵和潮濕空氣中的水分通過進氣系統和曲軸箱通風口進入發動機油底殼污染潤滑油,引起潤滑油變質。另外,潤滑油通過氣缸壁、活塞、活塞環、軸頸及油底等過熱區域時,容易引起蒸發和燒損,造成發動機故障而不能正常運轉,給安全行駛帶來極大威脅。
1.5、高溫使零部件磨損加劇
發動機在高溫條件下運轉,金屬零部件熱膨脹加快增大,零部件之間正常配合間隙變小,磨損加劇。同時,高溫運轉的發動機,在活塞頂、燃燒室壁、氣門頭等零部件上粘附較多積炭和膠質物,使金屬零部件等熱性變差,加速機件損壞。除此之外,由于發動機過熱,機油變稀,機油壓力降低,潤滑油膜不易形成,也加速了機件的磨損。這種情況同樣能導致發動機不能正常運轉,給汽車安全行駛造成一定影響。
1.6、高溫使制動性能變差
制動蹄片及輪轂受高溫影響,頻敏制動后,制動力就會很快下降。特別是汽車在山區坡陡、彎急、道路狹窄、情況復雜的條件下行駛,使用制動次數增多,制動磨擦片溫度會急劇升高,使制動性能更差。同時,高溫時由于油渣路面逐漸變形,有的地方甚至還會變成流動的液體,使路面的附著力下降,制動效果顯著變差。另外,由于夏季的雨大多都來的較突然,剛才還是睛天,忽然大雨傾盆,使制動轂進水其制動性能亦變差。制動性能的變差,必然對汽車的安全行駛造成嚴重威脅。
1.7、高溫使輪胎易產生爆裂
汽車在高溫條件下行駛時,外界汽溫高,輪胎散熱較慢,輪胎內氣壓會隨之相應增高,因而容易引起輪胎爆裂。如果是前胎爆裂,會導致汽車急劇偏行,車速越高,其危險性越大,甚至會造成車毀人亡的悲劇。
1.8、高溫使道路交通情況變的復雜
高溫天氣由于室內氣溫悶熱,居民都喜歡到戶外活動,到了夜晚則在路邊乘涼、散步,有的甚至在路邊坐臥乃至睡覺;在夏收期間,沿路農民有的把公路當打麥、稻場使用;在雨天或烈日高照的情況下,有些行人打傘甚至在公路奔跑,有的不看來往車輛騎車打傘,單手扶把,還有些人違反交通規則曲線行駛。這都給汽車安全行駛帶來極大影響。
拉移變列車的安全技術措施
交通安全類危險源控制方案
施工現場車輛安全防范措施
行車臨危處置方法與事故防范
論我國水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建設
從車身結構談汽車安全 一
從車身結構談汽車安全 二
從車身結構談汽車安全 三
淺談基層部隊車輛安全事故原因及對策
司機崗位安全風險點及防范措施
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車輛安全管理工作存在問題、原因及對策
高速公路養護作業安全培訓
瀝青路面安全生產注意事項及其措施
公交車火災多發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鐵路從業人員勞動安全問題分析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