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排煙排熱差
被土石包裹的地下隧道,熱交換十分困難。發生火災時不能像地面建筑那樣有80%的煙可以通過破碎的窗戶擴散到大氣中,而是聚集在建筑物內,無法擴散,易使溫度驟升,較早地出現“爆燃”;煙氣形成的高溫氣流會對人體產生巨大的影響。這些流動性很強的煙和有毒氣體,若不加以控制或及時排除,則會在地下通道內四處流竄,短時間內充滿整個地下空間,給現場遇險人員和救災人員帶來極大的生命威脅。
(四)火情探測和撲救困難
地鐵的火災比地面建筑的火災撲救要困難得多,其難度相當于撲救超高層建筑最頂層的火災。這是因為當地面建筑發生火災時,可以直接在建筑物外從產生的火光、煙霧判斷火場位置和火勢大小;而地鐵發生火災時究竟在哪個部位,則無法直觀火場,需要詳細查詢和研究地下工程圖,分析可能發生火災的部位和可能出現的情況,才能做出滅火方案。同時,由于地鐵的出入口有限,而且出入口又經常是火災時的冒煙口,消防人員不易接近著火點,撲救工作難以展開。再加上地下工程對通訊設施的干擾較大,撲救人員與地面指揮人員通訊、聯絡的困難,亦為消防撲救工作增加了障礙。
(五)人員疏散困難
首先,地下隧道完全靠人工照明,致使正常電源照明就比地面建筑自然采光差,加之火災時正常電源被切斷,人的視覺完全靠事故照明和疏散標志指示燈保證。此時如果再沒有事故照明,隧道、站臺內將是一片漆黑,人員根本無法逃離火場。再加上濃煙,使人員疏散極為困難。火場中產生的一些刺激性氣體也會使人睜不開眼睛,看不清逃離路線。其次,地鐵發生火災時只能通過站臺出口逃生。地面建筑內發生火災時人員的逃生方向與煙氣的自然擴散方向相反,人往下逃離就可以脫離煙氣的危害。而在地鐵里發生火災時,人只有往上逃到地面上才算是安全的,而人員的逃生方向與煙氣的自然擴散方向一致,煙的擴散速度一般比人的行動快,所以人員疏散很困難。
三、減少地鐵火災的防治措施
(一)內部建設與裝修選用不燃材料及新型防火材料
由于火災的蔓延速度、爆燃出現的時間及所產生的煙氣種類與裝修材料的類型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地鐵隧道建設時,應盡量采用不燃材料,以防止火災的發生和蔓延。即使發生了火災,在火災初期階段也能起到延緩燃燒、阻止火勢擴大的作用,從而可以縮小火災范圍,減少火災損失。在采購車輛時,車廂、座椅、扶手等采用非燃防火材料,車站站臺、墻壁、天花板均用不燃或阻燃材料,電氣設備、電線、電纜采用低煙、低毒的標準;在列車底板上加裝防火和隔熱層,防止列車底部電氣設備起火對人員逃生造成影響,也可延緩車廂內火災對列車底部電氣設備的破壞作用,為救援和逃生創造條件。
(二)設置防火防煙分區及防火隔斷裝置
在地鐵隧道里設置相應的防火分區及防煙分區,以便在火災發生時,把火災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以阻止火勢的迅速擴大。實踐證明,長期作為防火分割而設置的防火卷簾,在實際使用中存在很多隱患,如產品質量不過關、安裝質量差或保養維護不當等,都會使其在關鍵時刻起不到作用。而且防火卷簾本身也存在切斷疏散通道及救援通道的問題。近年來,防火隔煙設施也不斷完善,出現了地鐵隔斷門及新型箱型水幕系統作為防火隔斷。同時,在地鐵隧道中應設置自動機械排煙系統,以便迅速及時地排出煙霧,為人員的安全疏散和火災撲救工作的展開提供有利條件。
?
拉移變列車的安全技術措施
交通安全類危險源控制方案
施工現場車輛安全防范措施
行車臨危處置方法與事故防范
論我國水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建設
從車身結構談汽車安全 一
從車身結構談汽車安全 二
從車身結構談汽車安全 三
淺談基層部隊車輛安全事故原因及對策
司機崗位安全風險點及防范措施
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車輛安全管理工作存在問題、原因及對策
高速公路養護作業安全培訓
瀝青路面安全生產注意事項及其措施
公交車火災多發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鐵路從業人員勞動安全問題分析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