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車輛因素
車輛是現代道路交通的主要運行工具。車輛技術性能的好壞,是影響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車輛技術性能不良引起的交通事故比例并不大,但這類事故一旦發生,其后果一般都是比較嚴重的,這類事故的起因通常是由于制動失靈、機件失靈和車輛裝載超高、超寬、超載及貨物綁扎不牢固所致。另外,車輛行駛過程中,各種機件承受著反復交變載荷,當載荷超過一定數量時就可能突然發生疲勞而釀成交通事故。除此之外,一些單位維修制度不完善、不落實,車輛檢驗方法落后,致使一些車輛常常因帶病行駛而肇事,這也是車輛本身造成事故的原因。對這類事故在排除責任事故后,統稱為"車輛機械事故"。
據典型調查統計,現有運行車輛中有50%左右屬于機構失調、帶病運行,特別是個體車輛情況更為嚴重。
3.道路因素
道路交通的安全取決于交通過程中人、車、路、環境之問是否保持協調,因此,除了前兩個因素以外,道路本身的技術等級、設施條件及交通環境作為構成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它們對交通安全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在某些情況下,它們可能成為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
2)坡度、彎度;
3)道路路面狀況(影響路面和車輪之間的附著性,即摩擦系數);
4)道路類型,有統計數據表明,高速道路的事故率比普通道路低;
5)道路交叉口,國外統計資料表明,平面交叉口的交通事故約占全部事故的50%。
4.交通環境因素
1)在交通量很小時,車輛的行駛主要取決于車輛本身的性能。這個階段的交通肇事往往是由于高速行駛、冒險行車、汽車的運行與道路條件不相適應所致。隨著交通量的不斷增加,交通條件逐漸成為影響安全行車的主要因素,由于車輛的相互干擾、互成障礙,超車不當,避讓不及,常導致交通肇事。因此,在行車中,妥善控制行車速度是減少交通事故的重要環節。
2)車速太快或太慢均易肇事,而順應交通流的一般速度則是最安全的。當然,從整個交通流來說,在交通量一定的情況下,交通流的平均速度越低,交通事故率也越低;反之,則交通事故率高。
3)交通信息特征與交通事故汽車是在錯綜復雜的環境中行駛的,行車過程中,駕駛員總是通過自己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從不斷變化著的交通環境中獲得信息,并通過對它們的識別、分析、判斷和選擇,做出相應的反應。
拉移變列車的安全技術措施
交通安全類危險源控制方案
施工現場車輛安全防范措施
行車臨危處置方法與事故防范
論我國水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建設
從車身結構談汽車安全 一
從車身結構談汽車安全 二
從車身結構談汽車安全 三
淺談基層部隊車輛安全事故原因及對策
司機崗位安全風險點及防范措施
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車輛安全管理工作存在問題、原因及對策
高速公路養護作業安全培訓
瀝青路面安全生產注意事項及其措施
公交車火災多發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鐵路從業人員勞動安全問題分析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