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謂環境績效評估(ISO14031)
ISO14031環境績效評估于1999年10月正式公告。而TC207/SC4的工作小組為了配合ISO14031環境績效評估標準的公告,也匯整了各國不同組織實施環境績效評估之技術案例,而制定了ISO/TR14032的環境績效評估報告。環境績效評估(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是持續對組織環境績效進行量測與評估的一種有系統的程序。對象則是針對組織的管理系統、操作系統,乃至于其周圍的環境狀況。
組織的環境管理績效為環境績效評估的工作重點所在,在考慮成本效益下,可針對其重要的環境參數,建立持續監督的系統,并將評估結果與各利害相關者加以溝通。這也呼應了環境管理系統之持續改善之要求與精神。
二、環境績效評估指標的建立與選擇
進行環境績效評估時,最重要的課題即為選擇適當的環境績效指標(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EPIs)。指標的選擇攸關后續績效評估展現的成效,故組織選擇之EPE指針所呈現的,不管是定性或定量的數據或信息應簡單明了易懂,甚至由其指針亦能反映出組織的特性與范圍。
在ISO14031所規定的環境指針,依其評估對象與目的之范疇大小,分為環境狀態指標(Environmental Condition Indicators,ECIs)和環境績效指標(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EPIs),而EPI又可分為管理績效指標(Management Performance Indicators, MPIs)及作業績效指針(Operation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PIs),可分別針對組織外界之環境,組織本身之操作系統及管理系統進行評估。
(1)環境狀態指標(ECIs)
此為環境績效評估三個領域中最基本的考慮因子,可提供必要的信息 來協助組織選擇適當的環境管理系統及操作系統指針。由組織周圍的環境 狀況包括當地區域乃至于至全球性的環境條件,其范圍包括空氣、水、土 地、植物、動物、甚至是人類健康皆包含在內。
環境管理體系評審報告
塑料制品業環境管理體系審核作業指導書
記錄控制程序
知識管理控制程序
組織的環境、相關方分析及風險控制程序
變更管理控制程序
設計和開發控制程序
事件調查控制程序
環境因素的三種狀態、三種時態和七種…
環境保護管理體系與措施
ISO14000、ISO18000適用法律法規清單
質量管理體系運行中的問題及對策
安全生產工作的“兩大體系”
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報告
建立EHS體系需做的95件事項
5S基本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