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以環境保護取勝已成為當今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然要求,建立環境管理體系實施清潔生產是實現經濟與環境“雙贏”的必然選擇。
化學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工業。由于化工產品種類繁多,而且中小型化工企業占大多數,加之長期以來采用高消耗、低效益、粗放型的生產模式,使我國化學工業在不斷發展的同時,也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成為我國工業污染大戶,化工生產造成的嚴重環境污染,已成為制約化學工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加強環境管理,實施清潔生產就愈顯迫切。
一、建立環境管理體系實現清潔生產是實現經濟與環境“雙贏”的選擇
從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到“十一五”規劃綱要要求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指標,能耗指標、污染物排放指標首次成為中國的宏觀調控目標,這標志著我國經濟發展思路從以環境換取經濟增長向以環境優化經濟增長的轉變。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我國對環境保護工作的日益重視,企業的環境保護意識逐漸提高,以環境保護取勝已成為當今企業生存發展、國家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必然要求。化工企業由于其自身的生產特性,歷來都是環保工作的重點單位。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國家不斷加大對環保的重視程度,通過對排污申報、排污許可證、排污收費制度的改革,以及對企業實施排污口規范化整治,企業環境行為公示等一系來措施,正在逐步規范企業的環境行為,污染治理費用和繳納的排污費用在企業經濟活動中的比例明顯增大,根據“十一五”規劃綱要,單位GDP能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等這些指標是要分解來落實,各行業都面臨著如何完成削減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這一項法定義務,而且,根據環境資源價值理論,污染物排放標準將會越來越嚴格,排污收費標準將會越來越高,這是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的必然趨勢。據統計,我國工業污染負荷的40%~50%是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在這樣的形勢下,企業要想發展,就必須采取積極的措施消減污染物排放量。
IS014000環境管理系列標準的目標是通過規范企業的環境行為,以最大限度節約資源、能源、改善環境質量,保持環境和經濟發展相協調,促進經濟持續發展。企業對環境負責,就是對消費者負責,必然贏得顧客和市場。推行IS014000可避免產品進入國際市場遭到的綠色貿易壁壘。
二、環境管理體系是實現清潔生產的基礎和保證
ISO14000環境管理系列標準是國際化標準組織(1SO)于本世紀末繼ISO9000質量管理族標準后推出的又一國際管理標準。環境管理體系強調系統的全過程管理,加強企業生產的環境因素管理,建立嚴格的操作控制程序,以保證企業環境目標的實現。生命周期評價和環境績效評價則將產品的環境影響及企業的績效評估也納入環境管理之中,可使在產品最初的設計階段和企業活動策劃過程中,比較、評價其產品或活動的環境特性,為決策提供支持。強調以預防為主,強調從污染的源頭削減,強調全過程控制,體現了當前國際環境保護領域的發展趨勢。ISO14000是具有清潔生產理念的現代管理制度,同時也是中國現行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的補充和完善。
在我國推行清潔生產是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和使經濟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重要手段。在近期,提高原材料、能源利用率,在生產過程中預防污染的產生,實行生產全過程控制是清潔生產戰略的目標。清潔生產的核心理念是節能、降耗、減污、增效,與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業生產經營不僅不存在沖突,而且是聯系緊密的因果關系:節能、降耗可以增效,而減少排污不僅能降低排污費支出,也意味著資源消耗的降低。節能、降耗、提高工藝指標是企業生產一個永恒的話題,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將減少污染物發生這項工作有效分解,納入到工藝指標考核之中,這是能否持續開展清潔生產、使之成為一種長效管理機制的關鍵。建立和運行環境管理體系為這一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環境管理體系可作為技術清潔生產的有效管理工具,能在體制上保證清潔生產活動及其成果的持續;而清潔生產可指導企業的環境行為,進而獲得環境績效的持續改進。ISO14001從體系的高度強調了污染預防,在環境方針、環境因素識別和評價、運行控制、糾正與預防措施等體系要素中都貫穿了污染預防的原則。按照這一原則建立起一個閉合循環的環境管理系統,上至企業最高領導者,下至每一位員工,各自承擔起相應的環境管理職責,通過內審、管理評審,不斷地檢查體系的運行狀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整改,不斷地提高體系的運行質量。通過體系運行推動企業從根本上實現污染預防和環境行為的持續改進,大大推動了企業開發清潔產品,采用清潔工藝,采用高效設備,綜合利用廢物的工作。ISO14000系列標準將環境保護、環境控制變成了企業的一種自覺行為。
???? ISO14001標準要求組織主動地制定環境方針、環境目標指標和環境管理方案,并通過第三方認證的審核制度,建立企業環境行為的有效約束機制。ISO14030標準提供了一套對企業環境行為的評價體系,通過觀察環境影響的若千代表性閾值,增強了對企業環境行為評價的科學性和客觀性。ISO14020標準通過環境標志對企業的環境行為加以確認,通過標志圖形、說明標簽等形式向市場展示標志產品與非標志產品環境行為的差別,提高消費者的環境意識,形成強大的市場壓力和社會壓力,以達到影響企業環境決策的目的。因此,可以說ISO14000系列標準將企業的環境保護工作與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融為一體,變環境管理單純靠強制性手段的政府行為,為引導企業自覺參與的市場行為。
環境管理體系評審報告
塑料制品業環境管理體系審核作業指導書
記錄控制程序
知識管理控制程序
組織的環境、相關方分析及風險控制程序
變更管理控制程序
設計和開發控制程序
事件調查控制程序
環境因素的三種狀態、三種時態和七種…
環境保護管理體系與措施
ISO14000、ISO18000適用法律法規清單
質量管理體系運行中的問題及對策
安全生產工作的“兩大體系”
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報告
建立EHS體系需做的95件事項
5S基本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