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立環境管理體系實現清潔生產應注意的問題
(1)決策層的自愿是前提,領導重視是關鍵
企業領導為管理體系建立實施清潔生產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與保障。只有領導的重視和積極參與,才能協調好各方面的工作,環境管理體系才能得以建立和運行,清潔生產才能落到實處。
(2)廣泛宣傳,全員參與是基礎
環境管理體系建立和運行及清潔生產實施是企業全員參與的系統工程,它需要企業各部門相互配合,全員參與,上下互動。用多種形式對企業領導和員工進行普及環境保護的宣傳必須使每名員工都要深刻理解體系的目的、意義、和內涵,接受體系的理念,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消除思想障礙,做好清潔生產的首要前提。
(3)推行清潔生產要將ISO14000標準貫穿于生產實際中,把實施清潔生產的工作與落實ISO14000標準相結合
實施清潔生產不能脫離一個完整的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的支持與保證,同時,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支持著清潔生產持續實施且不斷地豐富著清潔生產思想的具體內容。從技術和管理上實現節能降耗,工業污染的全過程控制。把清潔生產戰略納入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與運行過程中,可以發揮二者的各自優勢,共同揚長避短,以標準化,系統化的環境管理來實施清潔生產并使它持續下去,進而使企業的環境績效持續改進,從而為可持續發展服務。
(4)持續改進是動力
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并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環境管理體系(1SO14001)強調環境管理標準化、系統化、文件化。作為一種有效的環境管理工具環境管理體系以PDCA的管理思想建立環境管理運行機制,對環境行為進行監控,從而促進環境績效的持續改進。清潔生產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推行清潔生產是個不間斷的過程,企業污染預防也不可能做到一勞永逸,要保持體系的持續改進,使原有的環境管理體系不斷完善,推動體系達到一個新的運行狀態。
四、結語
化工行業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在不斷發展的同時,也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已成為制約化學工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建立環境管理體系,推行清潔生產對化工企業的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是實現經濟與環境“雙贏”的必然選擇。
環境管理體系評審報告
塑料制品業環境管理體系審核作業指導書
記錄控制程序
知識管理控制程序
組織的環境、相關方分析及風險控制程序
變更管理控制程序
設計和開發控制程序
事件調查控制程序
環境因素的三種狀態、三種時態和七種…
環境保護管理體系與措施
ISO14000、ISO18000適用法律法規清單
質量管理體系運行中的問題及對策
安全生產工作的“兩大體系”
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報告
建立EHS體系需做的95件事項
5S基本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