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賀田工業有限公司歷史悠久,是一間在澳門有40多年工業投資歷史的企業,其屬下工廠包括協華實業公司、愛華電器制品廠和澳門精密模具廠,主要從事工業產品的構思、開發、設計和生產,產品包括家用電器、電子產品、高級電子電動玩具、太陽能環保燈和通訊器材配件等。雖然公司的生產、活動未曾對環境造成令人憂慮的沖擊和影響,但我們已意識到環境保護對人類的重大意義并愿意站在澳門環保活動的前列,為澳門的環保作貢獻。從局部或短暫的目光來看,對環保的資金投入可能影響生產成本;但從長遠來看,任何一間公司、企業和組織只有受益于社會才能發展壯大,因此保護環境回饋社會是公司、企業和組織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也是我們按ISO14001標準建立與實施環境管理體系的初衷。
一.可持續發展戰略
發展是人類社會永恒的主題,但是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往往因為人類對環境保護的意識不足而將人類發展的負面效應給地球帶來一系列的嚴重問題,例如人口爆炸、環境惡化、資源短缺和生態危機。這些問題不僅制約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生活質量的進一步提高,而且廿一世紀的人類生存將面臨如下挑戰:生態環境惡化、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生物多樣性的損失和化學廢物排放量劇增等等。
這些環境問題巳經嚴重地阻礙人類的生存和社會的持續發展。人類正面臨著兩種選擇:
繼續無限制地消耗自然資源,以破壞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
保護環境,在合理科學地使用資源的條件下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前者只是貪圖一時的經濟利益,以犧牲和破壞環境為代價以求得暫時發展。因此,人類只能選擇后者,實施可持續的發展戰略,并且把保護環境作為這一戰略的主要內容。當今,保護環境已成為全球關注的重大問題。
二.國際標準化組織的環境管理標準ISO14000
正當人類自身生存受到威脅之時,首先領悟到問題嚴重性的人們開始了呼吁行動。經過多年的實踐,人們認識到環境質量是環境問題核心,環境標準正是人們對環境質量認識的總結,而ISO14000環境管理標準就是在這種形勢下誕生的,它是科學、技術、生產和貿易發展的必然結果。
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標準于96年一經發布,立即引起世人的矚目,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這套標準對實現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義和作用。總的來看,系列標準規范了人們的行為;促進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增強產品的競爭力;使環境成本合理化;提高了企業和組織自身的科學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的社會形象;改善企業的公共社會關系;有利于降低材料、能源的消耗,減少浪費,降低成本;有利于改善企業與政府的關系,反映出企業、組織的領導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三.建立環境管理體系的經驗
一般的組織、企業和公司在建立環境管理體系前沒有或很少考慮到自身的存在、活動、產品和服務可能對環境帶來的影響及進行定性定量的估計,然而作這些方面的估計是建立環境管理體系的重要基礎工作。只有將整個組織的活動視為一個過程,明確分析企業輸入的原材料與輸出的產品,從產品形成的過程來認識企業對環境的沖擊和影響,按照ISO14001的要求來建立環境管理體系,才能達到切實、可行、有利、有效之目的。
本公司在建立與推行ISO14001的過程中,經歷了許多困難,特別是歐美的買家對產品的環保要求較高,增加了建立環境管理體系的難度,但同時本公司也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
1.高層領導的決心與意向
一個組織建立環境管理體系,高層領導起著最關鍵的作用,如果高層領導對建立環境管理體系的意義不明確,或決心不大,即使是其他領導層再有積極性,也是無濟于事。早在1997年初,公司高層就本著對ISO標準及其意義的深刻認識,定下了目標-要爭取在該年度內取得ISO9001證書并在1998年取得ISO14001證書。樹立了目標,許下了承諾,繼而安排計劃,分工負責,具體落實。通過公司全體員工的一致努力,我們終于在98年底如愿以償地通過了兩項認證。
環境管理體系評審報告
塑料制品業環境管理體系審核作業指導書
記錄控制程序
知識管理控制程序
組織的環境、相關方分析及風險控制程序
變更管理控制程序
設計和開發控制程序
事件調查控制程序
環境因素的三種狀態、三種時態和七種…
環境保護管理體系與措施
ISO14000、ISO18000適用法律法規清單
質量管理體系運行中的問題及對策
安全生產工作的“兩大體系”
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報告
建立EHS體系需做的95件事項
5S基本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