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便捷的交通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隨著交通道路和車輛的增加,也隨之帶來了較多的公路交通事故,并且也是造成人員傷亡最多的地面交通事故, 汽車自問世一百多年來,全世界死于車輛交通事故的人數,已遠遠超過兩次世界大戰中死于戰爭的人數總和,受傷的人數和毀壞的汽車更加不計其數。所以作為身處新世紀又肩負著搶險救援任務的消防部隊,研究和掌握公路交通事故的處置措施對提高處置效率和成功率,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為此,筆者在參閱有關文獻和分析有關戰例的基礎上,試就公路交通事故的基本特點、處置程序及有關行動要求、注意事項做一探討。
一、車輛交通事故的特點
1.接處警難度大。由于絕大多數外地車輛的駕乘人員對發生火災的地點不熟悉,因而不能準確描述具體的地點和方位。此外,外地駕乘人員與本地接處警人員在語言上差異較大,容易出現說不清楚、聽不明白的現象,無形中增加了消防通信人員的接處警難度,造成接處警時間的延誤。
2.事故頻率高、偶然性大,易造成交通中斷。受路況、車況及人為因素的影響,車輛交通事故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且事故頻率高事故車輛和圍觀的群眾容易造成交通堵塞,使交通中斷。
3.人員傷亡重,損失大。在高速公路或高等公路上發生的車輛交通事故,往往造成數輛甚至上百輛汽車首尾相撞,直接導致汽車內的司機和乘客傷亡;汽車失控墜入江河(懸崖)等事故,群死群傷的可能性較大;公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傷亡,主要是頭部和胸部損傷及聯合性損傷。
4、火災燃燒速度快。一般散裝貨物裝載都有空隙,加上車輛裝載后的體積相對較小,燃燒時間相對較短,特別是油箱、電路燃燒后,燃燒速度較快。如果道路狀況良好,行駛的車輛一般都是處于高速狀況,發生火災是因車輛行駛速度快,供氧充足,風助火威,加快了火災燃燒速度。根據統計,消防隊到場撲救時,有40%的車輛火災已經處于完全燃燒狀態。
5、救援難度大。由于事故發生的偶然性較大,且地點、時間不定,事故可能發生在偏僻路段,救援人員很難及時掌握災情;事故造成道路堵塞,救援力量接近事故現場困難;伴隨火災的交通事故,救援緊迫性較強;車輛毀壞變形或翻車后墜入河谷、懸崖,人員極難疏散,種種不利因素都給救助增大了難度。
6、易引發次生災害。車輛相撞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常伴隨火災事故的發生;裝載化學危險物品的車輛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可能導致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外泄,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并嚴重污染生態環境。
二、處置程序及措施
一般車輛交通事故現場都由交通、醫療、防化、運輸和消防等部門聯合處置。消防部門的主要任務是救人、撲滅火災和抑制可能引起的火災、泄漏、爆炸和毒害等事故,協助交、巡警排除險情,迅速恢復道路交通。
1.報警受理要情況明了。接處警人員首先要對所處的位置能夠準確定位,其次問清報警人所報警的路段、發生的時間、周圍特征、有無人員被困及人員傷事情況,及時要求公安、救護等部門到現場協助救援,并告知一般的自救方法。
2.合理調派出動人員及車輛、做到精干得力。
搶險救援力量調集要堅持快速精干的原則,盡可能的調集行駛速度快、性能好、裁水多的車輛趕赴火場,車輛交通事故基本的車輛編成通常為搶險救援車1輛、大噸位水罐車1輛、大噸位水罐泡沫車1—2輛、防化洗消車1輛。這種車輛編成基本上能從容應對車輛交通事故出現的一些復雜的情況。此外,還可以根據火災地點的情況,調集周邊地區消防力量協同作戰。
3. 合理選擇停車位置,注意安全,設立警戒標志,進行消防交通管制。
救援車輛堅持停靠上風或側上風方向,并盡量避開地勢低凹處。設置警戒線,封鎖事故路段的交通,隔離圍觀群眾。嚴禁無關車輛以及人員進入事故現場。消防交通管制在時間上必須優先于或者與其他各種救援行動同時展開。在處置大型車輛交通事故中,各機動車輛、通訊應積極配合交、巡警進行道路管制。
《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在…
ATO列車惰行模式節能應用研究
高速鐵路建設視頻數字化監控管理系統…
拱頂土壓對深埋重載鐵路隧道襯砌結構…
杭州地鐵車站節能現狀與舉措
基于多監測及預警要素的地鐵工程安全…
基于信息流的城市軌道交通應急管理研究
接入網技術在鐵路通信中的應用研究
淺談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的安全管理
城市軌道交通在國外的發展現狀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其預防對策
淺談如何做到安全文明駕駛
疲勞駕駛的產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人為因素對船舶的安全和影響
淺析地鐵中的安全問題
論城市軌道交通安全管理